琰圭
拼音
yǎn guī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ǎn的字 拼音为guī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gui的字基础解释
圭的上端尖锐者。古代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。详细解释
圭的上端尖锐者。古代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。
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:“琰圭九寸,判规,以除慝,以易行。” 郑玄 注:“琰圭,琰半以上,又半为瑑饰,诸侯有为不义,使者征之,执以为瑞节也。”《周礼·春官·典瑞》:“琰圭以易行以除慝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琰圭有锋芒、伤害、征伐、诛讨之象者。” 元 方回 《石氏四子名字说》:“诸侯有不义者,王命使持琰圭之节执之,今之风宪将帅近之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琰圭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琰圭ㄧㄢˇ ㄍㄨㄟyǎn guī古代一種上尖下方的玉器。長九寸,為糾舉諸侯行為的象徵、準則。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.玉人》:「琰圭九寸,判規以除慝,以易行。」漢.鄭玄.注:「諸侯有為不義,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,也除慝誅惡逆,也易行去煩苛。」
琰圭-辞源3【琰圭】圭名。上端鋭。周禮 考工記 玉人:“琰圭九寸,判規,以除慝,以易行。”又 春官 典瑞:“琰圭以易行,以除慝。”注引 鄭司農(衆):“琰圭有鋒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