琥珀
拼音
hǔ pò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hǔ的字 拼音为pò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po的字基础解释
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,成分是C10H16O。淡黄色、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,质脆,燃烧时有香气,摩擦时生电。用来制造琥珀酸和各种漆,也可做装饰品,可入药。详细解释
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。色淡黄、褐或红褐。摩擦带电。质优的用作装饰品,质差的用于制造琥珀酸和各种漆。中医用为通淋化瘀、宁心安神的药。
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四:“《神仙传》云:‘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,茯苓化琥珀’,琥珀一名江珠。” 宋 苏轼 《南歌子·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之》词:“琥珀装腰佩,龙香入领巾。” 元 贡师泰 《赠天台李炼师》诗:“岁久松肪成琥珀,夜深丹气出芙蓉。” 郭沫若 《瓶》诗之一:“她的发辫上有一个琥珀做的别针,几颗璀璨的钻珠儿在那针上反映。”
指美酒。
唐 李贺 《残丝曲》诗:“緑鬢年少金釵客,縹粉壶中沉琥珀。” 宋 赵令畤 《侯鲭录》卷一:“﹝ 张文潜 诗﹞‘尊酒且倾浓琥珀,泪痕更著薄胭脂。’” 清 康瑄 《拟将进酒》诗:“何如小槽滴沥琥珀浓,浇胸顿使金罍空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琥珀-中華語文大辭典琥珀琥珀ㄏㄨˇ ㄆㄛˋhǔpò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,多為淡黃色、褐色或紅褐色的半透明體。可用來製漆或做裝飾品,也可以做藥材。
琥珀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琥珀ㄏㄨˇ ㄆㄛˋhǔ pò①古代松柏等樹脂的化石。為淡黃色、褐色或赤褐色的半透明固體,光澤美麗,質脆,燃燒時有香氣。可製琥珀酸和各種漆,也可做飾物。也作「丹珀」、「丹魄」、「虎魄」。②書名。由英國女作家溫索爾所作的歷史小說,以十七世紀的英國為背景,描寫復辟前後英國人的各種生活層面。書中女主角名琥珀,意謂如寶石琥珀般閃爍著懾人的光澤,故書名琥珀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hǔ pò
1、这次再访法兰西,琥珀里面的古莲胚芽被唤醒了。
接龙
组词
近义词
hǔ pò
1、[蜜蜡]mì là
1.蜜蜂腹部分泌蜡汁为巢,取蜂巢煎而溶之,其上浮如油者凝固即成蜜蜡,初时为黄蜡,精制则成白蜡。供制烛及药用等。晋 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十:“诸远方山郡幽僻处出蜜蜡,人往往以桶聚蜂,每年一取。”北魏 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养牛马驴骡》:“取芥子,熟擣,如鸡子黄许。当附骨上,拔去毛;骨外,融蜜蜡周匝拥之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下八》:“以香药、瓷漆器、薑、桂等物易蜜蜡、麝脐、毛褐、羱羚角。” 2.矿物名。与琥珀同类而色淡。也称金珀。清 刘銮《五石瓠·冠佩》:“巾上繫珠玉、琥珀、蜜蜡之属,非古也。”
2、[玛瑙]mǎ nǎo
矿物名。化学成分为SiO2。产于火山岩中,常具有平行或同心的红、灰、白等色纹带,有脂肪光泽,硬度大。可做精密仪器轴承、研钵及装饰材料。
3、[夜晚]yè wǎn
时间词。夜间;晚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