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笏
拼音
yù hù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hù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hu的字基础解释
玉制手板。《管子·轻重己》:“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。服青而絻青,搢玉笏,带玉监,朝诸侯卿大夫列士。”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“袞冕黻珽”晋 杜预 注:“珽,玉笏也。若今吏之持簿。”陆德明 释文引 徐广 云:“持簿,手板也。”《南史·崔祖思传》:“琼簪玉笏,碎以为尘;珍裘绣服,焚之如草。”《金史·舆服志中》:“自 西魏 以来,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。”详细解释
玉制手板。
《管子·轻重己》:“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。服青而絻青,搢玉笏,带玉监,朝诸侯卿大夫列士。”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“袞冕黻珽” 晋 杜预 注:“珽,玉笏也。若今吏之持簿。” 陆德明 释文引 徐广 云:“持簿,手板也。”《南史·崔祖思传》:“琼簪玉笏,碎以为尘;珍裘绣服,焚之如草。”《金史·舆服志中》:“自 西魏 以来,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玉笏-汉语大词典玉笏玉制手板。
●《管子·轻重己》:“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。服青而絻青,搢玉笏,带玉监,朝诸侯卿大夫列士。”
●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“衮冕黻珽”
晋杜预注:“珽,玉笏也。若今吏之持簿。”
●陆德明释文引徐广云:“持簿,手板也。”
●《南史·崔祖思传》:“琼簪玉笏,碎以为尘;珍裘绣服,焚之如草。”
●《金史·舆服志中》:“自西魏以来,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。”
【玉笏】上朝時所執的玉製手版。卽“珽”。禮 玉藻:“笏:天子以球玉,諸侯以象,大夫以魚須文竹。”注:“球,美玉也。”參見“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