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局观
拼音
yù jú guā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jú的字 拼音为guān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
宋 代著名的道观。设于 玉局化。在今 四川 成都市 北。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六年》“蜀 主詔於 玉局化 设道场”胡三省 注引 宋 彭乘《修玉局观记》:“后汉 永寿 元年,李老君 与 张道陵 至此,有局脚玉牀自地而出,老君 昇坐,为 道陵 説《南北斗经》,既去而坐隐,地中因成洞穴,故以‘玉局’名之。”《古今小说·明悟禅师赶五戒》:“﹝ 苏軾 ﹞在 永州 不多时,赦书又到,召还提举 玉局观。”详细解释
宋 代著名的道观。设于 玉局化 。在今 四川 成都市 北。
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六年》“ 蜀 主詔於 玉局化 设道场” 胡三省 注引 宋 彭乘 《修玉局观记》:“ 后汉 永寿 元年, 李老君 与 张道陵 至此,有局脚玉牀自地而出, 老君 昇坐,为 道陵 説《南北斗经》,既去而坐隐,地中因成洞穴,故以‘玉局’名之。”《古今小说·明悟禅师赶五戒》:“﹝ 苏軾 ﹞在 永州 不多时,赦书又到,召还提举 玉局观 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玉局观-中国神话大词典玉局观
明徐应秋《玉芝堂谈荟》卷十七引《彭乘(玉局)记》:“成都玉局观,相传永泰初老君与张道陵至此,有局脚玉床,自地而出。老君升座,为陵说《南北斗径》,既去,而座隐地下,遂成此洞,故以玉局名之。”按:宋李石《续博物志》卷三云:“玉局观洞。高骈帅蜀,取罪人,以绳绊其腰,令探浅深。绳两月方绝,出青城山洞天观门。”亦异闻也。观故址原在成都城北6公里,后毁于火,宋真宗时重建,移城南。每年重九日,有药市盛会,今已无存。
玉局观宋代著名的道观。设于玉局化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。
●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六年》“蜀主诏于玉局化设道场”胡三省注引宋彭乘《修玉局观记》:“后汉永寿元年,李老君与张道陵至此,有局脚玉床自地而出,老君升坐,为道陵说《南北斗经》,既去而坐隐,地中因成洞穴,故以‘玉局’名之。”
●《古今小说·明悟禅师赶五戒》:“﹝苏轼﹞在永州不多时,赦书又到,召还提举玉局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