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断
拼音
dú duà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dú的字 拼音为duàn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拼音为duan的字基础解释
独自决断;专断。详细解释
独自决断;专断。
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明主者,兼听独断,多其门户,羣臣之道,下得明上,贱得言贵,故姦人不敢欺。”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,长执重势,而独擅天下之利者,非有异道也,能独断而审督责,必深罚,故天下不敢犯也。” 宋 苏轼 《上蔡省主论放欠书》:“伏惟明公独断而力行之,使此二百二十五家,皆得归安其藜糗……以歌咏明公之德。”《孽海花》第十八回:“政体一层,我国数千年来,都是皇上一人独断的,一时恐难改变。” 周恩来 《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》:“什么叫独断?就是我说的话就对,人家说的话就不对。”
指不用外力而能自动砍断。
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妾闻 奚公 之车,不能独走;莫邪虽利,不能独断,必有以动之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独断-中華語文大辭典同:獨斷
独断-辞源3同:獨斷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dú duàn
1、将军做事独断专行,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
接龙
组词
近义词
dú duàn
1、[专断]zhuān duàn
1.应该会商而不会商,单独做出决定:~独行。 2.行为不民主:作风~。担任领导职务后,他变得十分~。
2、[专擅]zhuān shàn
遇事不商量,不请示,不报告,擅自独断专行。
反义词
dú duàn
1、[商议]shāng yì
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:这个问题如何解决,还须好好~一下。
2、[筹商]chóu shāng
筹划商议:~对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