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羝
拼音
mù dī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mù的字 拼音为dī的字 拼音为mu的字 拼音为di的字基础解释
苏武 牧羊的典故。汉 苏武 出使 匈奴,单于胁迫他投降,苏武 不屈服。后来把他流放到“北海 上无人处,使牧羝(公羊),羝乳乃得归。”羝根本不会产乳,以此来断绝他回 汉 的希望。苏武 在 匈奴 坚持了十九年,“及归,鬚髮皆白”。见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宋 文天祥《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》诗之三:“沙边莫待哀黄鵠,雪里何须问牧羝。”叶玉森《玉楼春》词:“伤心失马塞翁吟,忍泪牧羝 苏武 怨。”详细解释
苏武 牧羊的典故。
汉 苏武 出使 匈奴 ,单于胁迫他投降, 苏武 不屈服。后来把他流放到“ 北海 上无人处,使牧羝(公羊),羝乳乃得归。”羝根本不会产乳,以此来断绝他回 汉 的希望。 苏武 在 匈奴 坚持了十九年,“及归,鬚髮皆白”。见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 宋 文天祥 《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》诗之三:“沙边莫待哀黄鵠,雪里何须问牧羝。” 叶玉森 《玉楼春》词:“伤心失马塞翁吟,忍泪牧羝 苏武 怨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牧羝-汉语大词典牧羝苏武牧羊的典故。
汉苏武出使匈奴,单于胁迫他投降,苏武不屈服。后来把他流放到“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(公羊),羝乳乃得归。”羝根本不会产乳,以此来断绝他回汉的希望。
●苏武在匈奴坚持了十九年,“及归,须发皆白”。见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
●宋文天祥《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》诗之三:“沙边莫待哀黄鹄,雪里何须问牧羝。”
●叶玉森《玉楼春》词:“伤心失马塞翁吟,忍泪牧羝苏武怨。”
苏卿牧羝
【出典】 《汉书》卷五十四《苏武传》: “(卫)律知武终不可胁,白单于。单于愈益欲降之。乃幽武置大窖中,绝不饮食。天雨雪,武卧啮雪与旃毛,并咽之,数日不死,匈奴以为神。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,使牧羝,羝乳乃得归。别其官属常惠等,各置他所。武既至海上,廪食不至,掘野鼠去中实而食之,杖汉节牧羊,卧起操持,节旄尽落。”
【释义】 汉代苏武持节使匈奴,被扣押,不降,匈奴徙苏武于北海牧羝。
【例句】 叹苏卿牧羝,笑刘琨听鸡,睡不足三竿日。(汪元亨[中吕·朝天子]《归隐》)作者鄙弃功名,因而叹息苏武等人为功名而吃尽苦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