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祸
拼音
niú huò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niú的字 拼音为huò的字 拼音为niu的字 拼音为huo的字基础解释
发生于牛身上的怪异现象。多指怪胎。古时认为象征将有灾祸,故云。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时则有脂夜之妖,时则有华孽,时则有牛祸。”《隋书·五行志下》:“梁 武陵王 纪 祭城隍神,将烹牛,忽有赤蛇绕牛口。牛祸也。”唐 李德裕《清冷池怀古》诗:“牛祸衅将发,羊孙 谋始回。”《清史稿·灾异志五》:“《洪范》曰:‘土爰稼穡。’不成则为咎徵。凡恒风霾、晦冥、花妖、虫孽、牛祸、地震、山頽、雨毛、地生毛、年饥、黄眚、黄祥皆属之於土。”详细解释
发生于牛身上的怪异现象。多指怪胎。古时认为象征将有灾祸,故云。
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时则有脂夜之妖,时则有华孽,时则有牛祸。”《隋书·五行志下》:“ 梁 武陵王 纪 祭城隍神,将烹牛,忽有赤蛇绕牛口。牛祸也。” 唐 李德裕 《清冷池怀古》诗:“牛祸衅将发, 羊孙 谋始回。”《清史稿·灾异志五》:“《洪范》曰:‘土爰稼穡。’不成则为咎徵。凡恒风霾、晦冥、花妖、虫孽、牛祸、地震、山頽、雨毛、地生毛、年饥、黄眚、黄祥皆属之於土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牛祸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牛祸
【出典】 《汉书》卷四十七《文三王传·梁孝王传》:“梁孝王武以孝文二年与太原王参、梁王揖同日立。……三十五年冬,复入朝。上疏欲留,上弗许。归国,意忽忽不乐。北猎梁山,有献牛,足上出背上,孝王恶之。六月中,病热,六日薨。”三国魏·张晏注:“足当处下,所以辅身也。今出背上,象孝王背朝而干上也。北者,阴也,又在梁山,明为梁也。牛者,丑之畜,冲在六月。北方数六,故六月六日王薨也。”《汉书》卷二十七下之上《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于《易·坤》为土为牛,牛大心而不能思虑,思心气毁,故有牛祸。一曰,牛多死及为怪,亦是也。”
【释义】 汉时,梁孝王刘武病死前,曾有人向他献牛,牛足生于背上。时人认为是牛祸预示了凶兆。
【例句】 ①牛祸衅将发,羊孙谋始回。(李德裕《清冷池怀古》5390)清冷池在梁孝王故宫遗址内。这里引“牛祸”预兆梁孝王败亡事,自述清冷池怀古幽思。②赵伦鹠怪,梁孝牛祸。(李瀚《蒙求》9963)这里举梁孝王刘武逢牛祸而终事作为提供学童学习典故之一则。
同:牛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