牂牁
拼音
zāng kē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zāng的字 拼音为kē的字 拼音为zang的字 拼音为ke的字基础解释
1.古国名。 2.古地名。在今贵州境内。牁(kē)。详细解释
见“ 牂柯 ”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牂牁-中華語文大辭典牂牁ㄗㄤ ㄍㄜzānɡɡēㄗㄤ ㄎㄜzānɡkē1.〈書〉船隻靠岸時,用來繫繩的木樁。也作「牂柯」。[例]水有~繫舟,陸有木寨繫馬(清‧李斗《揚州畫舫錄‧城南錄》)。2.古小國名、地名,均在貴州。3.水名。源出貴州惠水,流經廣西入廣東為西江。也作「濛江」。4.牂牁江風景區,位於貴州六枝特區西部。面積259平方公里,1995年訂為省級風景名勝區。
牂牁-辞源3【牂牁】牁,也作“柯”。㊀郡名。漢武帝 元鼎六年置。治 且蘭,今 貴州 黃平縣西南。轄境包括 貴州大部及 雲南東境和 廣西北境的一部。晉徙治 萬壽(今 甕安縣東北),南齊仍還舊治,梁 大寶後廢。隋置 牂州,大業三年復改爲 牂牁郡,移治 牂柯縣(今 黃平縣西北)。唐 永徽後廢。參閲 隋書 地理志上、嘉慶一統志五○○ 貴陽府。㊁縣名。隋置。唐 武德二年改 建安,故治在今 貴州 黃平縣西北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五〇〇 貴陽府 古蹟。㊂水名。漢武帝 元鼎五年 越 馳義侯 遺發 夜郎兵,下 牂牁江,會 番禺,卽此。牂牁江或以爲卽今 濛江,或以爲卽今 盤江,一説卽 都江,已難確攷。參閲 漢書 武帝紀,嘉慶一統志四四一 廣州府 山川、五〇〇 貴陽府 山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