燧象
拼音
suì xiàng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suì的字 拼音为xiàng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
1.尾巴系着火炬的象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鍼尹固 与王同舟,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。”杜预 注:“烧火燧繫象尾,使赴 吴 师,惊却之。”北周 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灵龙更起,燧象还燃。”唐 孔绍安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吴 师惊燧象,燕 将警奔牛。” 2.以喻指大火。明 刘基《赠杜安道》诗:“火龙熺燄絳天衢,燧象豗烟煎地府。”详细解释
尾巴系着火炬的象。
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 鍼尹固 与王同舟,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。” 杜预 注:“烧火燧繫象尾,使赴 吴 师,惊却之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灵龙更起,燧象还燃。” 唐 孔绍安 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 吴 师惊燧象, 燕 将警奔牛。”
以喻指大火。
明 刘基 《赠杜安道》诗:“火龙熺燄絳天衢,燧象豗烟煎地府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燧象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燧象执燧奔
【出典】 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鍼尹固与王同舟,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。”晋·杜预注:“烧火燧系象尾,使赴吴师,惊却之。”
【释义】 燧象是以火惊象使冲敌阵的战术。春秋时吴楚交战,楚王曾命鍼尹固以燧象冲吴军。后世用作咏战争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①吴师惊燧象,燕将警奔牛。(孔绍安《结客少年场行》491)这里用“燧象”典表现所咏少年身历激战巧立军功。②执燧奔吴战,量舟入魏墟。(李峤《象》721)这里借以咏象。
【燧象】古代戰術。燃火炬繫於象尾,使衝入敵陣。左傳 定四年:“鍼尹 固與 (楚)王同舟,王使執燧象以奔 吳師。”注:“燒火燧繫象尾,使赴 吳師,驚却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