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燧
拼音
fēng suì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fēng的字 拼音为suì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 拼音为sui的字基础解释
古时遇敌人来犯,边防人员点烟火(yānhuǒ)报警,夜里点的火叫烽,白天放的烟叫燧。详细解释
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,白天放烟叫烽,夜间举火叫燧。
《墨子·号令》:“与城上烽燧相望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本议》:“修塞障,飭烽燧,屯戍以备之。”《明史·王翱传》:“五里为堡,十里为屯,使烽燧相接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乌提督》:“各堞丘熢燧,造火器及击木礌石等具,严察奸谍。”
指战乱。
元 周昂 《晚望》诗:“音书云去北,烽燧客愁西。” 清 冯桂芬 《费树臣饮马长城小影序》:“﹝洎庚申之难﹞侧身波涛烽燧之中。” 郭沫若 《骆驼集·访日杂咏六》:“八年烽燧生灵苦,两弹铀鈈井灶空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烽燧-中華語文大辭典烽燧烽燧ㄈㄥ ㄙㄨㄟˋfēnɡsuì1.古代邊防發現敵情時,點燃柴草、狼糞冒出的煙火警報。白天燃煙曰烽,黑夜點火曰燧。[例]河西走廊沿途不時可見~遺址。2.指戰爭。[例]八年抗戰,~連天,生靈塗炭。
烽燧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烽燧fēnɡsuì
名古时遇敌人来犯,边防人员点烟火(yānhuǒ)报警,夜里点的火叫烽,白天放的烟叫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