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天天汉语
  2. 网站首页

炙手

拼音

zhì shǒu

笔顺


同音字

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

基础解释

1.烫手。 2.比喻权势炽盛。 3.指炫耀。

详细解释

  1. 烫手。

    唐 白居易 《放言》诗之四:“昨日屋头堪炙手,今朝门外好张罗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弟兄》:“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,又热得炙手。”

  2. 比喻权势炽盛。

    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评诗》:“ 天寳 十载时, 林甫 在相位,盍簪列炬之盛,其炙手之徒歟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内阁·刘小鲁尚书》:“当 江陵 炙手时, 刘 独退避冷局。”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定情》:“中书独坐揽朝权,看炙手威风赫烜。”参见“ 炙手可热 ”。

  3. 指炫耀。

    清 黄宗羲 《<空林禅师诗>序》:“夫 寒山 、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,岂可与 皎然 、 灵彻 絜其笙簧,然而 皎灵 一生学问不堪向 天台 炙手,则知饰声成文、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。”

按字解释

词典解释

炙手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
炙手
【出典】 唐·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后来鞍马何逡巡,当轩下马入锦茵。杨花雪落覆白蘋,青鸟飞去衔红巾。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(见《全唐诗》卷二一六)《新唐书》卷一六○《崔铉传》:“铉进尚书左仆射,兼门下侍郎,封博陵郡公。铉所善者郑鲁、杨绍复、段瓖、薛蒙,颇参议论,时语曰:‘郑、杨、段、薛,炙手可热;欲得命通,鲁、绍、瓖、蒙。”
【释义】 炙手,意为火焰灼手,用以比喻高官显贵气势熏天、令人可畏。杜甫曾用以形容杨贵妃姊妹和杨国忠等人权倾朝野,气焰嚣张逼人。使人感到恐怖,后多用以咏权贵。
【例句】 ①寒灰炙手,人重人轻。(苏轼《行香子·寓意》302)这里“炙手”与“寒灰”并举,咏世态炎凉的自我感受。②炙手无人傍屋顶,萧萧晚雨脱梧楸。(苏轼《浣溪沙·寓意》319)这里用“炙手无人”写词人被罢官后与人绝少往来。③炙手炎来,掉头冷去,无限长安客。(辛弃疾《念奴娇·用韵答傅先之》1933)这里的“炙手炎来”指“长安客”中暂时掌握了权势、位置通显者。意为朝廷中忽而一部分人气焰熏天,忽而一部分人销声匿迹。④休叹谋身太拙,未必折腰便是,炙手几曾温。(卢炳《水调歌头》[富贵本何物]2169)这里用“炙手几曾温”喻指屈身侍奉高官显宦而受到冷遇。⑤拂袖归来羞炙手,望尘拜了难伸膝。(刘克庄《满江红·四首并和实之》2614)这里的“炙手”指用火烘手。意为在宦场上看惯了有权势者的炙手可热的情景,归隐后羞于用火“炙手”以免引起联想。⑥笑诸公炙手,昔成何事;一贤冷眼,今独修名。(李曾伯《沁园春·代寿直院陈文昌》2791)这里的“炙手”指贵官依仗权势任意胡为。意为眼见在朝诸公权势炙手可热,但最后以倒台告终。只有陈文昌能冷静对待,才建立了美名。⑦酷哉几可炙手,流汗满襟沾。(李曾伯《水调歌头·已酉宿樟原驿得雨》2800)这里的“炙手”指火焰灼手,用以形容天气酷热。

炙手-汉语大词典

炙手1.烫手。
●唐白居易《放言》诗之四:“昨日屋头堪炙手,今朝门外好张罗。”
●鲁迅《彷徨·弟兄》:“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,又热得炙手。”
2.比喻权势炽盛。
●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·评诗》:“天宝十载时,林甫在相位,盍簪列炬之盛,其炙手之徒欤。”
●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内阁·刘小鲁尚书》:“当江陵炙手时,刘独退避冷局。”
●清洪升《长生殿·定情》:“中书独坐揽朝权,看炙手威风赫烜。”
参见“炙手可热”。
3.指炫耀。
●清黄宗羲《<空林禅师诗>序》:“夫寒山、拾得村墅壁所抄之物,岂可与皎然、灵彻洁其笙簧,然而皎灵一生学问不堪向天台炙手,则知饰声成文、雕音作蔚者非禅家本色。”

出处

引证

故事

造句

接龙

组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相关字词

炙手的反义词 炙手的近义词 炙手的同音词 逞炫 熏豁 眩诩 鬻炫 夸伐 烜燿 矜侉 姱尚 炙手的炙是什么意思 炙手的手是什么意思

大家都在搜

  • 炙手的词语
  • 炙能组什么词
  • 炙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炙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炙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炙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炙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炙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炙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炙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炙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手能组什么词
  • 手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手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手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手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手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手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手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手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手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