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魂
拼音
líng hú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líng的字 拼音为hún的字 拼音为ling的字 拼音为hun的字基础解释
1.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,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。 2.心灵;思想:纯洁的~。~深处。 3.人格;良心:出卖~。 4.比喻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:德育是素质教育的~。详细解释
迷信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。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。
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羌灵魂之欲归兮,何须臾而忘反。” 汉 蔡邕 《陈留太守胡公碑》:“灵魂徘徊,靡所瞻逮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三:“ 兴娘 吾儿,你的丈夫来了,你灵魂不远,知道也未?”
指生命。
叶紫 《星》第五章:“她很不愿意这弱小的灵魂孤零零地留在世界上,去领受那些凶恶的人们的践踏。”
指精神、思想、感情等。
清 秋瑾 《宝刀歌》:“宝刀之歌壮肝胆,死国灵魂唤起多。” 巴金 《随想录·文学的作用》:“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,塑造灵魂的效果。” 魏巍 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:“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。”
指人格,良心。
瞿秋白 《出卖灵魂的秘诀》:“从 中国 小百姓方面来说,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。”
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。
周恩来 《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》:“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!” 任德耀 《小足球队》第四幕:“你是我们球队的灵魂,得分的钥匙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灵魂-中華語文大辭典同:靈魂
灵魂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灵魂línɡhún
名
①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,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。
②心灵;思想:纯洁的~|~深处。
③人格;良心:出卖~。
④比喻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:德育是素质教育的~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líng hún
1、知识能够充实人们空虚的灵魂。
2、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。
3、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,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!
4、老师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传授丰富的知识。
5、山和水并行着,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练、轮回、遭遇。
6、对于强者,要关注他们的灵魂,对于弱者,他关注他们的生存。
7、爱是教育的灵魂,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8、书籍是炎夏的凉荫,是严冬的炭火,是治狂医骄的良药,是灵魂的伊甸园。
9、他那整洁的衣衫下是一个肮脏的灵魂。
10、教师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。
11、他干的勾当,暴露了一个腐败分子的丑恶灵魂。
12、历史无情,现在证明,他的灵魂早已无可救药,也根本不可能改造。
13、人如果没有品德,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。
14、老师是我们的知识源泉,还是我们的心灵启迪站和灵魂的工程师。
15、不公道使他的灵魂变得槁木死灰。
16、他的灵魂被金钱腐蚀了。
17、他盼望那纯净的光辉能够洒遍他的灵魂深处。
18、人没有正确的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。
19、黄色书刊毒害青少年的灵魂。
20、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起来,如大毒蛇,缠住了我的灵魂。
21、爱雨,落在久旱的土地上,让人们感受到水分的灵魂枯萎的情感。
接龙
组词
近义词
líng hún
1、[魂魄]hún pò
迷信指附在人体内的精神灵气。认为魂能离开躯体单独存在,魄不能离开躯体。
2、[魂灵]hún líng
灵魂
3、[阴灵]yīn líng
1.月亮。 2.太阴(月亮)的洁气。谓凝成之露。 3.旧时迷信谓人死后的魂灵;幽灵。
4、[精魂]jīng hún
1.灵魂。 2.精神。
5、[心魄]xīn pò
心灵:动人~。
6、[精神]jīng shén
6、[精神]jīng shen
1.指意识、思维、神志等 2.指内容的实质所在;主要的意义
1.活力;精力。2.活跃;有生气。3.英俊;相貌、身材好。
7、[鬼魂]guǐ hún
死人的灵魂(迷信)。
反义词
líng hún
1、[躯壳]qū qiào
肉体(对“精神”而言)。
2、[肉体]ròu tǐ
人的身体(区别于“精神”):备受精神和~的苦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