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天天汉语
  2. 网站首页

火城

拼音

huǒ chéng

笔顺


同音字

拼音为huǒ的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huo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

基础解释

1.谓于城周举火,形成火的城墙,使敌不能进。 2.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。

详细解释

  1. 谓于城周举火,形成火的城墙,使敌不能进。

    《梁书·羊侃传》:“后大雨,城内土山崩,贼乘之,垂入,苦战不能禁。 侃 乃令多掷火,为火城以断其路,徐於里筑城,贼不能进。”

  2. 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。

    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每元日、冬至立仗,大官皆备珂伞,列烛有至五六佰炬者,谓之火城。宰相火城将至,则众少皆扑灭以避之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待漏院记》:“相君啟行,煌煌火城;相君至止,噦噦鑾声。” 明 高启 《早至阙下候朝》诗:“騶吏忽传丞相至,火城如昼晓寒销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燕京元夜词》:“曾望蕊珠宫闕,星桥云烂,火城日近,踏遍天街月。”

按字解释

词典解释

火城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
火城
【出典】 唐·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每元日、冬至立仗,大官皆备珂伞,列烛有至五六百炬者,谓之火城。宰相火城将至,则众少皆扑灭以避之。”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丁:“每岁正旦,晓漏已前,宰相、三司使、大金吾,皆以桦烛百炬拥马,方布象城,谓之火城。仍杂以衣绣鸣珂、焜耀街陌。如逢宰相,即诸司火城,悉皆扑灭。”宋·朱彧《萍洲可谈》:“自宰执以下,皆用白纸糊烛笼一枚,长柄揭之马前,书官位于其上,欲识马所在也。朝时,自四鼓旧城诸门启关放下,都下人谓‘四更时,朝马动’。朝士至者,以烛笼相围聚首,谓之火城。宰相最后至,至则火城灭烛。”
【释义】 唐代元旦、冬至等朝会,百官先到等候,庭中点燃数百枝烛炬,称为火城,待宰相将至时扑灭。宋时,朝会百官各持烛笼相围聚首,等候宰相,称火城。宋词中用作咏官员入朝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①今夜华灯,火城信息,千年荣贵。(赵磻老《醉蓬莱·寿叶枢密》1630)这里以“火城”比拟叶枢密宅灯火通明,暗切大臣朝会事,祝愿寿主永享荣华富贵。②漏院霜靴,火城雪辔,得似先生败絮温。(刘克庄《沁园春·答陈上舍应祥》2596)这里用“火城”典喻指为等候入朝而捱冻,借以同退居生活相对照。③听朝马笼街,火城簇杖,御笔已题露。(刘辰翁《摸鱼儿·守岁》3250)这里用以叙写守岁之夜听到街上官员赴朝时的思绪,以切题。

火城-汉语大词典

火城1.谓于城周举火,形成火的城墙,使敌不能进。
●《梁书·羊侃传》:“后大雨,城内土山崩,贼乘之,垂入,苦战不能禁。侃乃令多掷火,为火城以断其路,徐于里筑城,贼不能进。”
2.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。
●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每元日、冬至立仗,大官皆备珂伞,列烛有至五六佰炬者,谓之火城。宰相火城将至,则众少皆扑灭以避之。”
●宋王禹偁《待漏院记》:“相君启行,煌煌火城;相君至止,哕哕銮声。”
●明高启《早至阙下候朝》诗:“驺吏忽传丞相至,火城如昼晓寒销。”
●清钮琇《觚剩·燕京元夜词》:“曾望蕊珠宫阙,星桥云烂,火城日近,踏遍天街月。”

出处

引证

故事

造句

接龙

组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相关字词

火城的反义词 火城的近义词 火城的同音词 婴城 帝城 城卫 幽都 炼狱 青旆 郊仪 制币 火城的火是什么意思 火城的城是什么意思

大家都在搜

  • 火城的词语
  • 火能组什么词
  • 火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火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火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火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火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火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火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火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城能组什么词
  • 城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城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城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城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城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城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城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城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城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