漱流
拼音
shù liú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shù的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基础解释
亦作“潄流”。谓以流水漱口。形容隐居生活。详细解释
亦作“潄流”。谓以流水漱口。形容隐居生活。
《三国志·蜀志·彭羕传》:“伏见处士 緜竹 秦宓 ,膺 山甫 之德,履 雋生 之直,枕石漱流,吟咏緼袍,偃息於仁义之途,恬惔於浩然之域。” 晋 陆云 《逸民赋》:“杖短策而遂往兮,乃枕石而漱流。” 唐 李山甫 《山下残夏偶作》诗:“自许红尘外,云溪好漱流。” 明 陆采 《明珠记·访侠》:“争如老夫枕石潄流,快活在山中度日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漱流-汉语大词典漱流谓以流水漱口。形容隐居生活。
●《三国志·蜀志·彭羕传》:“伏见处士绵竹秦宓,膺山甫之德,履隽生之直,枕石漱流,吟咏缊袍,偃息于仁义之途,恬惔于浩然之域。”
●晋陆云《逸民赋》:“杖短策而遂往兮,乃枕石而漱流。”
●唐李山甫《山下残夏偶作》诗:“自许红尘外,云溪好漱流。”
●明陆采《明珠记·访侠》:“争如老夫枕石漱流,快活在山中度日。”
漱流
【出典】 《宋书》卷二十一《乐志三》:魏武帝《秋胡行》:“我居昆仑山,所谓者真人。道深有可得。名山历观,遨游八极。枕石漱流饮泉。沉吟不决,遂上升天。”《三国志》卷四十《蜀书·彭羕传》彭羕“唯敬同郡秦子敕,荐之于太守许靖曰:‘……伏见处士绵竹秦宓,膺山甫之德,履雋生之直,枕石漱流,吟咏缊袍,偃息于仁义之途,恬惔于浩然之域,高概节行,守真不亏。’”
【释义】 漱流,意为用溪流漱口。魏晋间常用“枕石漱流”描绘隐者高士的生活。后世用为典实。
【例句】 ①漱流今已矣,巢许岂尧臣。(贾岛《长孙霞李溟自紫阁白阁二峰见访》6663)这里以“漱流”喻指隐居山林。②终须康庶品,未爽漱寒流。(郑谷《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》7728)这里用“漱流”代指隐居郊园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