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言
拼音
lòu yá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lòu的字 拼音为yán的字 拼音为lou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
1.泄漏密言或情况。《穀梁传·文公六年》:“襄公 死,处父 主竟上事,夜姑 使人杀之。君漏言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时 许 帝尚存,故羣下不敢漏言。”唐 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生自以孤负盟约,大愆迴期,寂不知闻,欲断其望,遥託亲故,不遗漏言。” 2.引申为失言。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戊子秋,余以漏言获谴,狱颇急。”详细解释
泄漏密言或情况。
《穀梁传·文公六年》:“ 襄公 死, 处父 主竟上事, 夜姑 使人杀之。君漏言也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时 许 帝尚存,故羣下不敢漏言。” 唐 蒋防 《霍小玉传》:“生自以孤负盟约,大愆迴期,寂不知闻,欲断其望,遥託亲故,不遗漏言。”
引申为失言。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戊子秋,余以漏言获谴,狱颇急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漏言-汉语大词典漏言1.泄漏密言或情况。
●《谷梁传·文公六年》:“襄公死,处父主竟上事,夜姑使人杀之。君漏言也。”
●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时许帝尚存,故群下不敢漏言。”
●唐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生自以孤负盟约,大愆回期,寂不知闻,欲断其望,遥托亲故,不遗漏言。”
2.引申为失言。
●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戊子秋,余以漏言获谴,狱颇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