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西陵
拼音
qīng xī líng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qīng的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líng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ling的字基础解释
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清西陵-中華語文大辭典清西陵清西陵ㄑ丨ㄥ ㄒ丨 ㄌ丨ㄥˊqīnɡxīlínɡ清代帝后陵墓群。在河北易縣城西梁各莊永寧山下。因與東陵相對,故稱。共有帝陵四座,即雍正泰陵、嘉慶昌陵、道光慕陵和光緒崇陵,還有皇后、妃嬪、王公、公主墓,共十四座。始建於雍正年間(1723-1735)。西元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。也作「西陵」。
清西陵 -中国文化史辞典在河北易縣城西永寧山下。清初選定遵化縣馬蘭峪為陵址,葬入順治、康熙,雍正八年(1730年)又選定易縣永寧山太平峪為陵址,從此清帝陵寢有東陵、西陵之分。西陵有泰陵(雍正)、昌陵(嘉慶)、慕陵(道光)、崇陵(光緒)四座帝陵及後妃公主等陵寢園寢十座。其中以泰陵及慕陵最為著稱。泰陵為雍正及其後妃陵墓,位於永寧山中麓。南端為三座石牌坊,進大紅門,沿神道即至聖德神功碑樓。碑樓外四角有漢白玉華表,翁仲、石獅、石象等排列於神道兩側。神道繞過小山即龍鳳門,門北為碑亭、神廚庫與井亭。過東西朝房為隆恩門,門內有東、西配殿,配殿北正中即隆恩殿,為陵園主體建築,殿內明柱貼金,藻井彩繪,富麗堂皇。殿後則為方城明樓,寶城寶頂,寶頂下為地宮,即雍正帝、孝敬皇後及敦肅皇貴妃安葬處。慕陵在泰陵西,為道光陵寢。道光陵寢原建於東陵,因地宮浸水,放棄使用,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改於西陵龍泉峪重新營建。陵園規模較小,無碑樓、石像生群及明樓等建築,但隆恩殿等施工極為考究。殿宇用楠木構造。殿內藻井、檁枋、雀替、門窗上均不施彩繪,但雕有蟠龍雲紋。蟠龍頭部用透雕技法,龍身及雲紋高低深淺相間,造型生動。隆恩殿後即方城,寶頂下為地宮,為葬道光帝及孝穆、孝慎、孝全三皇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