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衣
拼音
shēn yī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shēn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
深衣属于汉服,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,1把衣、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,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,因为“被体深邃”,因而得名。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深衣 -中国文化史辞典我國古時最早的男式服飾之一。據《禮記·深衣》,這種衣服,“聖人服之”,“先王貴之”,用途非常廣泛,是僅次於朝祭之服的“善衣”。不僅士以上的統治者可以服用,即便服“短褐”的庶人,也可用作“吉服”(常禮服)。形制是衣與裳連在一起,衣邊和袖口等處有半寸寬的鑲邊。“具父母、大父母,衣純以繢;具父母,衣純以青;如孤子,衣純以素”。即祖父、祖母、父母具在的,衣邊用采色;僅父母在的,衣邊用青色;如系孤兒,衣邊則用素(白)色。衣服的長度,以至腳踝為宜,即“長毋被土”(約離地四寸)。現代的連衣裙,似是這種服制的沿革。
深衣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深衣
【出典】 《礼记·玉藻》:“诸侯玄端以祭……夕深衣。”“朝玄端,夕深衣。”又,《礼记·深衣》:“古者深衣,盖有制度。……善衣之次也。”东汉·郑玄注:“深衣者,用十五升布锻濯灰治,纯之以采。善衣,朝祭之服也。……庶人吉服,深衣而已。”参见“深衣叟”条。
【释义】 深衣,古代诸侯、大夫与士家居所穿之衣,也是庶人所穿的礼服。宋词中常用深衣指平民或官员退居。
【例句】 ①记茂叔溪头,深衣听讲,远公社里,素衲安禅。(刘克庄《风流子·白莲》2623)这里以“深衣”指平民,古时平民著白衣,故以切“白莲”。②到得扶他迂叟出,算貂蝉、未抵深衣帽。(刘克庄《贺新郎》[人老难重少]2632)这里以“深衣帽”指平民,谓老迈须扶之时,出仕不如家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