涓滴不遗
拼音
juān dī bù yí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juān的字 拼音为dī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yí的字 拼音为juan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
涓:细流;滴:小水珠。一点一滴也不遗漏。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。详细解释
- 【解释】:涓:细流;滴:小水珠。一点一滴也不遗漏。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。
- 【出自】:唐·杜甫《倦夜》:“重露成涓滴,稀星乍有无。”
- 【示例】:如水传器,~。
◎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五十三
按字解释
涓:细流。
滴:小水点。
不:表示否定的意义。
遗:遗漏,遗失。
词典解释
涓滴不遗-中华成语大词典涓滴不遗
【拼音】:juān dī bù yí
解释
涓:细流;滴:小水珠。一点一滴也不遗漏。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。
出处
唐·杜甫《倦夜》:“重露成涓滴,稀星乍有无。”
示例
如水传器,~。 ★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五十三
近义词
巨细无遗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严密
出处
唐·杜甫《倦夜》:“重露成涓滴,稀星乍有无。”引证
唐-杜甫--《倦夜》:重露成涓滴,稀星乍有无。
宋-释普济--《五灯会元·宗振首座》:如水传器,涓滴不遗。
-佚名--《新编中国清代史·下册》:竹外缠竹篾,篾外缠麻,并渗以油灰,以收外不浸雨水,内不遗涓滴之效。
故事
唐-杜甫--《倦夜》:重露成涓滴,稀星乍有无。
宋-释普济--《五灯会元·宗振首座》:如水传器,涓滴不遗。
-佚名--《新编中国清代史·下册》:竹外缠竹篾,篾外缠麻,并渗以油灰,以收外不浸雨水,内不遗涓滴之效。
造句
juān dī bù yí
1、如水传器,涓滴不遗。 ◎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五十三
接龙
遗笑大方 方寸不乱 乱箭攒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
近义词
juān dī bù yí
1、[滴水不漏]dī shuǐ bù lòu
一滴水也不外漏。形容说话、办事非常细致、周密,无懈可击。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,轻易不肯出手。
2、[巨细无遗]jù xì wú yí
大小都没有遗漏。
反义词
juān dī bù yí
1、[挂一漏万]guà yī lòu wàn
挂:钩取,这里指说到,提到;漏:遗漏。形容说得不全,遗漏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