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花浪蘂
拼音
fú huā làng ruǐ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huā的字 拼音为làng的字 拼音为ruǐ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hua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 拼音为rui的字基础解释
亦作“ 浮花浪蕊 ”。1.寻常花草。 唐 韩愈 《杏花》诗:“浮花浪蘂鎮長有,纔開還落瘴霧中。” 宋 苏轼 《贺新郎·夏景》词:“石榴半吐紅巾蹙,待浮花浪蘂都盡,伴君幽獨。”2.比喻轻浮的人。 宋 周邦彦 《玲珑四犯》词:“浮花浪蘂都相識,誰更曾擡眼。” 元 兰楚芳 《粉蝶儿》套曲:“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見,不似這風流的業寃。”3.比喻漂泊的人。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寄子》:“誰道做浮花浪蕊?何日報雙親恩義。”详细解释
- 【解释】:亦作“ 浮花浪蕊 ”。1.寻常花草。 唐 韩愈 《杏花》诗:“浮花浪蘂鎮長有,纔開還落瘴霧中。” 宋 苏轼 《贺新郎·夏景》词:“石榴半吐紅巾蹙,待浮花浪蘂都盡,伴君幽獨。”2.比喻轻浮的人。 宋 周邦彦 《玲珑四犯》词:“浮花浪蘂都相識,誰更曾擡眼。” 元 兰楚芳 《粉蝶儿》套曲:“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見,不似這風流的業寃。”3.比喻漂泊的人。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寄子》:“誰道做浮花浪蕊?何日報雙親恩義。”
按字解释
浮花:浮在液体表面的泡沫。
浪蘂:不结实的花。喻指爱情不真挚、 不专一。
词典解释
浮花浪蘂-辞源3【浮花浪蘂】指尋常的花草。也比喻輕浮的人。唐 韓愈 昌黎集三 杏花詩:“浮花浪蘂鎮長有,纔開還落瘴霧中。”宋 蘇軾 東坡詞 賀新郎:“石榴半吐紅巾蹙,待浮花浪蕊都盡,伴君幽獨。”也作“浪蘂浮花”。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十八 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之一:“浪蘂浮花不辨春,歸來方識歲寒人。”
出处
引证
宋-苏轼-词-《贺新郎·夏景》:石榴半吐红巾蹙,待浮花浪蘂都尽,伴君幽独。
宋-周邦彦-词-《玲珑四犯》:浮花浪蘂都相识,谁更曾抬眼。
元-兰楚芳-套曲-《粉蝶儿》: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见,不似这风流的业寃。
明-梁辰鱼--《浣纱记·寄子》:谁道做浮花浪蕊?何日报双亲恩义。
故事
宋-苏轼-词-《贺新郎·夏景》:石榴半吐红巾蹙,待浮花浪蘂都尽,伴君幽独。
宋-周邦彦-词-《玲珑四犯》:浮花浪蘂都相识,谁更曾抬眼。
元-兰楚芳-套曲-《粉蝶儿》: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见,不似这风流的业寃。
明-梁辰鱼--《浣纱记·寄子》:谁道做浮花浪蕊?何日报双亲恩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