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声切响
拼音
fú shēng qiè xiǎng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shēng的字 拼音为qiè的字 拼音为xiǎng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 拼音为qie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
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详细解释
- 【解释】: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
- 【出自】: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物宜。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生,则后须切响。”
按字解释
浮:漂,跟“沉”相对。
声:声调。
切: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,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和声调,拼成一个音,又叫反切,如“同”字是徒红切。
响:声音。
词典解释
浮声切响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:浮聲切響
浮声切响-中华成语大词典浮声切响
【拼音】:fú shēng qiè xiǎng
解释
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也泛指音韵的纤细低沉和洪亮高亢。
出处
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物宜。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生,则后须切响。”
示例
然命意深切,用事精远,非止于~而已也。 ★元·袁桷《清容居士集·书汤西楼诗后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
出处
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物宜。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生,则后须切响。引证
元-袁桷--《清容居士集·书汤西楼诗后》:然命意深切,用事精远,非止于浮声切响而已也。
故事
元-袁桷--《清容居士集·书汤西楼诗后》:然命意深切,用事精远,非止于浮声切响而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