浩亹
拼音
hào wěi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hào的字 拼音为mén的字 拼音为hao的字 拼音为men的字基础解释
水名。亦名 阁门河,今名 大通河。源出 祁连山脉 东段 托来南山 和 大通山 之间,东南流经 甘肃、青海 边境,在 民和县 享堂 入 湟水。详细解释
水名。亦名 阁门河 ,今名 大通河 。源出 祁连山脉 东段 托来南山 和 大通山 之间,东南流经 甘肃 、 青海 边境,在 民和县 享堂 入 湟水 。
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 金城郡 …… 浩亹 , 浩亹水 出 西塞 外,东至 允吾 入 湟水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浩音誥。 浩 ,水名也。亹者,水流峡山,岸深若门也……今俗呼此水为 閤门河 ,盖疾言之,浩为閤耳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浩亹-辞源3【浩₂亹】㊀水名。卽今 青海東部 大通河,亦稱 閤門河。水出西塞外,東至 民和縣,源出 大雷山與 大通山之間,東南流經 甘肅 青海邊境,在 民和縣 享堂入 湟水。參閲 漢書 地理志下。㊁古地名。漢縣,屬 金城郡,以 浩亹水而名。東漢 建武十一年,諸種 羌拒 浩亹隘,馬援擊破之,卽此。北周廢。故城在今 甘肅 永登縣西南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七一 鎮西府。
浩亹-汉语大词典浩亹水名。亦名阁门河,今名大通河。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,东南流经甘肃、青海边境,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。
●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金城郡……浩亹,浩亹水出西塞外,东至允吾入湟水。”
颜师古注:“浩音诰。浩,水名也。亹者,水流峡山,岸深若门也……今俗呼此水为合门河,盖疾言之,浩为合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