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逸
拼音
liú yì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
1.流散。 2.隐逸,隐居。 3.超脱飘逸。详细解释
流散。
《法书要录》卷十引 晋 王羲之 《书记》:“行当是防民流逸,不以为利耶。”
隐逸,隐居。
《陈书·文学传·何之元》:“不庭之民,流逸之士,征伐礼乐,归 世祖 不归 太宗 。”
超脱飘逸。
清 陈田 《明诗纪事己籤·吴国伦》:“ 陈卧子 曰:‘ 明卿 雅练流逸,情景相副,调既寥亮,词復匀适,真登堂之彦也。’” 清 二石生 《十洲春语·品艳》:“意婉度閒,流逸中能得雋永之味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流逸-汉语大词典流逸1.流散。
●《法书要录》卷十引晋王羲之《书记》:“行当是防民流逸,不以为利耶。”
2.隐逸,隐居。
●《陈书·文学传·何之元》:“不庭之民,流逸之士,征伐礼乐,归世祖不归太宗。”
3.超脱飘逸。
●清陈田《明诗纪事己签·吴国伦》:“陈卧子曰:‘明卿雅练流逸,情景相副,调既寥亮,词复匀适,真登堂之彦也。’”
●清二石生《十洲春语·品艳》:“意婉度闲,流逸中能得隽永之味。”
畸流逸客
【拼音】:jī liú yì kè
解释
指高行脱俗的隐逸之士。
出处
清·厉鹗《〈吴礼部诗话〉跋》:“[明·胡无瑞]尝跋此册及《敬乡录》云:‘遍举郡邑,凡有闻者,缉其制作履历,粲若指掌,下逮畸流逸客,片语只词,亦博采旁证。’”
示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