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血成渠
拼音
liú xuè chéng qú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xiě的字 拼音为chéng的字 拼音为qú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 拼音为cheng的字 拼音为qu的字基础解释
形容被杀的人极多。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流血: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。
成:成为;变为。
渠:人工开凿的水道。
词典解释
流血成渠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流血成渠㊣ㄌㄧㄡˊ ㄒㄧㄝˇ ㄔㄥˊ ㄑㄩˊ (又音)ㄌㄧㄡˊ ㄒㄩㄝˋ ㄔㄥˊ ㄑㄩˊliú xiě chéng qú liú xuè chéng qú釋義渠,水渠。流血成渠形容傷亡眾多。東周列國志・第九十五回:「殺得齊兵屍橫原野,流血成渠。」亦作「流血成河」、「流血成川」。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2438流血成渠備註頻1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65210
流血成渠-中华成语大词典流血成渠
【拼音】:liú xuè chéng qú
解释
渠:水渠。形容被杀的人极多。
出处
隋·祖君彦《檄洛州文》:“尸骸蔽野,血流成河,积怨满于山川,号哭动于天地。”
示例
乐毅身先士卒,四国兵将无不贾勇争奋,杀得齐兵尸横原野,~。 ★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五回
近义词
流血成河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战争残酷
出处
隋·祖君彦《檄洛州文》引证
五代-刘昫等--《旧唐书·黄巢传》: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,乃下令洗城,丈夫丁壮,杀戮殆尽,流血成渠。
明-冯梦龙-第95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四国兵将无不贾勇争奋,杀得齐兵尸横原野,流血成渠。
清-万斯同--《书杨文忠传后》:君臣上下,莫非乖戾之气,故不十数年,遂致南北大乱,生民涂炭,流血成渠,盖怨气之所感,不召而自至也。
近代-蔡东藩--《清史演义》:湘军痛两次伤亡的惨剧,誓死复仇,人人思奋,踊跃先登,呼声动天地,冲锋掩杀,约两三时,击毙长毛一万七千多名,积尸如山,流血成渠。
故事
五代-刘昫等--《旧唐书·黄巢传》: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,乃下令洗城,丈夫丁壮,杀戮殆尽,流血成渠。
明-冯梦龙-第95回-《东周列国志》:四国兵将无不贾勇争奋,杀得齐兵尸横原野,流血成渠。
清-万斯同--《书杨文忠传后》:君臣上下,莫非乖戾之气,故不十数年,遂致南北大乱,生民涂炭,流血成渠,盖怨气之所感,不召而自至也。
近代-蔡东藩--《清史演义》:湘军痛两次伤亡的惨剧,誓死复仇,人人思奋,踊跃先登,呼声动天地,冲锋掩杀,约两三时,击毙长毛一万七千多名,积尸如山,流血成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