洹水
拼音
huán shuǐ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huán的字 拼音为shuǐ的字 拼音为huan的字 拼音为shui的字基础解释
1.水名。又名 安阳河,在 河南省 北部。源出 林县,流经 安阳市 至 内黄县,入 卫河。战国 时 苏秦 说 赵肃侯,使 韩、魏、齐、楚、燕、赵 六国将相会于此,定盟合力抗 秦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令天下之将相,相与会于 洹水 之上。”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昔者 紂 为天子,将率天下甲兵百万,左饮於 淇溪,右饮於 洹谿,淇水 竭而 洹水 不流,以与 周武王 为难。” 2.水名。又名 胡良河。在 北京市 房山区 大安山,注入 拒马河。详细解释
水名。又名 安阳河 ,在 河南省 北部。源出 林县 ,流经 安阳市 至 内黄县 ,入 卫河 。
战国 时 苏秦 说 赵肃侯 ,使 韩 、 魏 、 齐 、 楚 、 燕 、 赵 六国将相会于此,定盟合力抗 秦 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令天下之将相,相与会于 洹水 之上。”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:“昔者 紂 为天子,将率天下甲兵百万,左饮於 淇溪 ,右饮於 洹谿 , 淇水 竭而 洹水 不流,以与 周武王 为难。”
水名。又名 胡良河 。在 北京市 房山区 大安山 ,注入 拒马河 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洹水-辞源3【洹水】水名。卽今 安陽河。源出 山西 黎城縣,經 河南 林慮山,伏流經 安陽至 内黃,入於 衛河。戰國時 蘇秦説 趙肅侯,合 韓 魏 齊 楚 燕 趙之力以抗 秦,使六國將相會於 洹水之上而定盟,卽此水。參閲 戰國策 趙二、史記六九 蘇秦傳、水經注九 洹水。
洹水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洹水ㄏㄨㄢˊ ㄕㄨㄟˇhuán shuǐ河川名。源出山西省黎城縣,東流入河南省境,至內黃縣注入衛河。戰國時蘇秦說六國合從,即盟於此水之上。也稱為「安陽河」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huán shuǐ
1、殷墟卜辞曾多次记载殷人祭祀滳水、洹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