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滞
拼音
ní zhì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ní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n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
1.淤积的污泥。 2.滞留,停留。 3.拘泥,不知变通。 4.犹阻滞。不畅通。详细解释
淤积的污泥。
《管子·五辅》:“导水潦,利陂沟,决潘渚,溃泥滞。” 尹知章 注:“泥涂为滞者,亦溃决之令通也。”
滞留,停留。
《医宗金鉴·张仲景<伤寒论·太阳病中>》“麻黄汤方”方解:“大枣之性泥滞於膈,碍杏仁之速降。”
拘泥,不知变通。
《后汉书·左雄黄琼等传论》:“ 黄琼 、 胡广 、 张衡 、 崔瑗 之徒,泥滞旧方,互相诡驳。”《宋书·恩倖传论》:“ 世祖 之泥滞鄙近, 太宗 之拘挛爱习,欲不纷惑牀笫,岂可得哉?” 宋 曾巩 《代人祭李白文》:“士有一曲,拘牵泥滞。”
犹阻滞。不畅通。
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顾兹心之未泰,惧末涂之泥滞,仍求激而增愤,肆中怀以告誓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泥滞-汉语大词典泥滞(I)淤积的污泥。
●《管子·五辅》:“导水潦,利陂沟,决潘渚,溃泥滞。”
尹知章注:“泥涂为滞者,亦溃决之令通也。”
泥滞(II)1.滞留,停留。
2.拘泥,不知变通。
●《后汉书·左雄黄琼等传论》:“黄琼、胡广、张衡、崔瑗之徒,泥滞旧方,互相诡驳。”
●《宋书·恩幸传论》:“世祖之泥滞鄙近,太宗之拘挛爱习,欲不纷惑床笫,岂可得哉?”
●宋曾巩《代人祭李白文》:“士有一曲,拘牵泥滞。”
3.犹阻滞。不畅通。
●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顾兹心之未泰,惧末涂之泥滞,仍求激而增愤,肆中怀以告誓。”
同:泥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