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济渠
拼音
yǒng jì qú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ǒng的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qú的字 拼音为yong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qu的字基础解释
古运河。隋大业四年(608)开凿。自黄河支流沁水下游起(今河南省武陟县境),北接㶟(lěi)水(今永定河,相接处在今北京城区西南)。全长约1,000千米。详细解释
隋 大业 四年(公元608年)为便利 河 北地区军事运输所开的运河。
隋炀帝 调发军民百余万,引 沁水 南达于 河 ( 黄河 ),北通 涿郡 (治所在今 北京市 西南),全长二千余里。 涿郡 附近一段不久即湮废;自今 天津市 以南的一段, 唐 后即专以 清 淇 二水为源,与 沁水 隔绝, 宋 后通称 御河 , 金 元 以来屡经改道,至 明 称 卫河 ,经流同今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永济渠-中華語文大辭典同:永濟渠
永济渠-汉语大词典永济渠隋大业四年(公元608年)为便利河北地区军事运输所开的运河。
隋炀帝调发军民百余万,引沁水南达于河(黄河),北通涿郡(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),全长二千余里。
涿郡附近一段不久即湮废;自今天津市以南的一段,唐后即专以清淇二水为源,与沁水隔绝,宋后通称御河,金元以来屡经改道,至明称卫河,经流同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