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安
拼音
yǒng ā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ǒng的字 拼音为ān的字 拼音为yong的字 拼音为an的字基础解释
1.长久稳固。 2.永远安定;永远安宁。详细解释
长久稳固。
汉 王延寿 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然其规矩制度,上应星宿,亦所以永安也。”
永远安定;永远安宁。
明 刘基 《悦茂堂诗》序:“使世之为人牧者,怀其民如上人之怀其菊也,天下其永安也。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阿长与<山海经>》:“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永安-中国历史辞典年号:(1)吴景帝年号(258—264)。(2)晋惠帝年号(公元304 年)。(3)北凉沮渠蒙逊年号(401—412)。(4)北魏孝庄帝年号(528—530)。(5)西夏崇宗年号(1098—1100)。
【永安】㊀州、郡、縣名。1. 秦 魚復縣。漢 公孫述改稱 白帝城。三國 蜀 劉備(先主)征 吳敗還至此,章武二年改爲 永安。不久卽在此病死。地在今 重慶 奉節東。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六九 奉節縣 魚復城。2. 北魏置 永安郡,轄境相當今 山西 霍州市和 洪洞縣地。隋廢。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四一 洪洞縣。3. 明置 永安州,屬 廣西 平樂府,清因之,卽今 廣西 蒙山縣地。4.卽今 福建 永安市。本 沙縣 尤溪二縣地,明 景泰三年分置 永安縣。參閲 寰宇通志四九 延平府 永安縣。㊁年號。1. 三國 吳 孫休(景帝)。公元258—264年。2. 晉 司馬衷(惠帝)。公元304年。3. 東晉列國 前涼 張寔(昭王)。公元317—320年。4. 東晉列國 北涼 沮渠蒙遜(武宣王)。公元401—412年。5. 北魏 元子攸(孝莊帝)。公元528—530年。6. 西夏 李乾順(崇宗)。公元1098—1100年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yǒng ān
1、疑为侵华日军遗弃李永安要捐赠铁砧子。
接龙
组词
近义词
yǒng ān
1、[永宁]yǒng níng
永久安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