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字八法
拼音
yǒng zì bā fǎ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ǒng的字 拼音为zì的字 拼音为bā的字 拼音为fǎ的字 拼音为yong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fa的字基础解释
一种借用“永”字的各个笔画来说明书写汉字笔势的方法。永字包括点(侧cè)、小横(勒lè)、竖(努nǔ)、钩(趯tì)、挑(策cè)、长撇(掠lüè)、短撇(啄zhuó)、捺(磔zhé),共有八种笔势。后来又常有人用“八法”一词代称汉字书法。详细解释
以“永”字八笔为例,阐述正楷点画用笔的一种方法。其法称点为“侧”,横为“勒”,直笔为“努”,钩为“趯”,仰横为“策”,长撇为“掠”,短撇为“啄”,捺笔为“磔”。后人亦将“八法”两字引申为“书法”的代称。参阅 唐 张怀瓘 《玉堂禁经·用笔法》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永字八法-中華語文大辭典永字八法ㄩㄥˇ ㄗˋ ㄅㄚ ㄈㄚˇyǒnɡzì bāfǎ毛筆正楷書寫的基本筆法。以「永」字為範例,包括側(點)、勒(橫書)、努(直筆)、趯(鉤)、策(斜書向上之筆)、掠(撇)、啄(右短撇)、磔(捺)。[例]~是學習書法的基礎。
永字八法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永字八法ㄩㄥˇ ㄗˋ ㄅㄚ ㄈㄚˇyǒng zì bā fǎ書法用筆的基本類型。取「永」字中側(點)、勒(橫書)、努(直筆)、趯(鉤)、策(斜書向上之筆)、掠(撇)、啄(右短撇)、磔(捺)等八種不同的運筆方式,當作學習書法正楷點畫的簡要法則。其起源有三種說法:一說源於張旭,二說始於漢崔瑗,三說為王羲之所創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yǒng zì bā fǎ
1、严嵩精熟经史典章,谙习音律诗文,对永字八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