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土流失
拼音
shuǐ tǔ liú shī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shuǐ的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shī的字 拼音为shui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
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。详细解释
平地或坡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走的现象。水土流失对农业危害性很大,能使肥沃土地变成荒地,淤塞河道,增加水旱灾害的严重程度。
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﹝我﹞也观察到黑甲虫怎样躲过啄木鸟的追袭,成片地吃掉树林,造成水土流失。”《光明日报》1982.12.19:“过去盲目砍树林,造‘大寨田’,围造湖田,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,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水土流失-中華語文大辭典水土流失水土流失ㄕㄨㄟˇ ㄊㄨˇ ㄌ丨ㄡˊ ㄕshuǐtǔ liúshī地表肥沃的土壤被水、風等外力破壞而流失的現象。[例]植樹造林,根治~。
水土流失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水土流失ㄕㄨㄟˇ ㄊㄨˇ ㄌㄧㄡˊ ㄕshuǐ tǔ liú shī土壤受到水流、風力等外力而流失的現象。此易造成河道淤塞、土地貧瘠等災害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shuǐ tǔ liú shī
1、只有大量植树种草,才能防止水土流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