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然
拼音
yì rá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rán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ran的字基础解释
坚决地;毫不犹疑地:~决然。~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。详细解释
刚强坚韧而果断的样子。
《三国志·吴志·甘宁传》:“ 寧 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,壮气毅然。”《新唐书·李光弼传》:“赏信罚明,士卒争奋,毅然有古良将风。” 清 曾国藩 《圣哲画像记》:“吾读其(指 顾炎武 )书,言及礼俗教化,则毅然有守先待后、舍我其谁之志。” 陈其通 《万水千山》第七幕:“ 韩勇 紧紧地握了握 李有国 的手,含着热泪,带着通讯员 小于 毅然离去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毅然-中華語文大辭典毅然毅然丨ˋ ㄖㄢˊyìrán剛毅堅定地。[例]~衝進火場救人|~答應完成這個艱巨任務。
毅然-现代汉语词典【第7版】毅然yìrán
副坚决地;毫不犹疑地:~决然|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yì rán
1、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,毅然上了梁山。
2、哥哥大学毕业后,毅然奔赴祖国的边疆,决心在那里干一番事业。
3、巴士在下斜坡时煞车失灵,司机当机立断,毅然把车驶上沙堆,才脱离险境。
4、也曾幻想自己毅然决然挥剑斩情丝,从此与微软划清界限,永不怀念。
5、当我毅然决然的踏出我的第一步…
6、我要做的就是翻越它,毅然决然。
7、爱国青年毅然放下书本,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救亡前线。
8、指挥官制定战术计划必须十分细致彻底。一经制定,就得毅然付诸实施,以取得成功。
9、哥哥毅然接受了最困难的工作。
10、为了保卫祖国,他毅然加入人民解放军这支大队伍。
11、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,他毅然踏上了征程。
12、诗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,毅然回到了祖国。
13、抗战时,许多在学青年毅然投笔从戎,加入抗日行列。
14、钱宝取青妃白,毅然作出了弃学经商的决定。
15、他毅然决然抛弃了优裕的生活,奔赴延安,投身革命。
16、王安石为挽救北宋危亡,毅然改弦更张,实行新政。
17、他把当官视如敝屣,毅然回乡当了农民。
18、民警同志为保护幼儿车上的孩子们,毅然选择了与歹徒同归于尽。
19、为了攀龙附骥,成就一番大业,他毅然出走,投奔到岳将军麾下。
20、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,回国投身四化建设。
21、他毅然投入了革命的洪流。
接龙
组词
近义词
yì rán
1、[决然]jué rán
1.表示很坚决:毅然~。~返回。 2.必然;一定:东张西望,道听途说,~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。
2、[断然]duàn rán
1.坚决;果断:~拒绝。采取~措施。 2.断乎:~不可。思路不通,~写不出好文章来。
3、[果毅]guǒ yì
1.果敢坚毅。《书·泰誓下》:“尔众士,其尚迪果毅,以登乃辟。”孔颖达 疏:“果为果敢,毅为强决……皆言其心不犹豫也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奋果毅之壮烈,骋干戈以静难者,武人也。”《明史·戚继光传》:“﹝ 继光 ﹞与 大猷 均为名将。操行不如,而果毅过之。”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四:“他那果毅沉潜的活力,待些须,依旧是光华万丈。” 2.隋 唐 时武官名。隋 时统骁果之兵,唐 时统府兵。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﹝ 大业 九年﹞辛卯,置折衝、果毅、武勇、雄武等郎将官,以领驍果。”《旧唐书·杨朝晟传》:“初,在 朔方 为部军前锋,常有功,授 甘泉 果毅。”宋 孔平仲《续世说·识鉴》:“张守珪 为 幽州 果毅,仪形瓌壮,善骑射,性慷慨有节义。”
4、[坚决]jiān jué
(态度、主张、行动等)确定不移;不犹豫:态度~。认识了错误就~改正。~抓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。
5、[果断]guǒ duàn
有决断;不犹豫:采取~措施。他处理问题很~。
反义词
yì rán
1、[犹豫]yóu yù
拿不定主意:~不定。犹犹豫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