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天天汉语
  2. 网站首页

槐棘

拼音

huái jí

笔顺


同音字

拼音为huái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huai的字 拼音为ji的字

基础解释

1.周 代朝廷种三槐、九棘,公卿大夫分坐其下,以定三公九卿之位。后因以“槐棘”喻指三公九卿之位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上自槐棘,降逮皁隶,论道经国,莫不任职。”南朝 梁 任昉《桓宣城碑》:“将登槐棘,宏振纲网。”清 赵翼《哭王述庵侍郎》诗:“奏凯归来大策勋,屡擢崇班到槐棘。”参见“三槐九棘”。 2.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,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。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,王命三公参听之。”后因以“槐棘”指听讼的处所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柔传》:“古者刑政有疑,輒议於槐棘之下。自今之后,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,宜数以咨访三公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明帝建武四年》:“是故先王之制,虽有亲、故、贤、能、功、贵、勤、宾,苟有其罪,不直赦也;必议於槐棘之下,可赦则赦,可宥则宥,可刑则刑,可杀则杀。”

详细解释

  1. 周 代朝廷种三槐、九棘,公卿大夫分坐其下,以定三公九卿之位。后因以“槐棘”喻指三公九卿之位。

   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上自槐棘,降逮皁隶,论道经国,莫不任职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桓宣城碑》:“将登槐棘,宏振纲网。” 清 赵翼 《哭王述庵侍郎》诗:“奏凯归来大策勋,屡擢崇班到槐棘。”参见“ 三槐九棘 ”。

  2. 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,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。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,王命三公参听之。”后因以“槐棘”指听讼的处所。
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柔传》:“古者刑政有疑,輒议於槐棘之下。自今之后,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,宜数以咨访三公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明帝建武四年》:“是故先王之制,虽有亲、故、贤、能、功、贵、勤、宾,苟有其罪,不直赦也;必议於槐棘之下,可赦则赦,可宥则宥,可刑则刑,可杀则杀。”

按字解释

词典解释

槐棘-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

槐棘 huái jí❶ 周代朝廷种三槐﹑九棘,公卿大夫分坐其下,以定三公九卿之位。后因以"槐棘"喻指三公九卿之位。
❷ 《礼记.王制》:"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,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。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,王命三公参听之。"后因以"槐棘"指听讼的处所。同义词:宰相 表正 常伯 鼎臣 鼎辅 衡钧 衡宰 槐鼎 槐棘 槐铉 凯元 南牙 卿长 卿辅 卿相 卿宰 卿佐 三槐 三台 三铉 商霖 上辅 上公 上衮 上司 上台 上宰 上冢 师相 枢臣 台臣 台鼎 台斗 台衡 台阶 台司 元臣 元辅 元僚 元相 元宰 岳牧 岳镇 宰弼 宰栋 宰辅 宰衡 宰政 宰执 冢臣 冢司 宗相

槐棘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
槐棘
【出典】 《周礼·秋官·朝士》:“朝士,掌建邦外朝之法,左九棘,孤卿大夫位焉。群士在其后。右九棘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位焉。群吏在其后。面三槐,三公位焉。州长众庶在其后。”东汉·郑玄注:“树棘以为位者,取其赤心而外刺,象以赤心三刺也。槐之言怀也,怀来人于此,欲与之谋。”
【释义】 槐棘为三槐九棘的缩语,相传周朝于宫外树三槐九棘,标明三公与卿大夫朝见天子的位置。后世用以代指三公九卿。
【例句】 左右抗槐棘,纵横罗雁羔。(柳宗元《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》3944)这里的“槐棘”指参与朝会的高官显宦、王公大人,用此典以形容朝廷威仪,表现宪宗时的“中兴”气象。

出处

引证

故事

造句

接龙

组词

近义词

反义词

相关字词

槐棘的反义词 槐棘的近义词 槐棘的同音词 棘木之下 台铉 号谥 珪璋特达 命席 舆颂 干旌 亡国之社 槐棘的槐是什么意思 槐棘的棘是什么意思

大家都在搜

  • 槐棘的词语
  • 槐能组什么词
  • 槐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槐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槐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槐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槐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槐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槐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槐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槐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棘能组什么词
  • 棘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棘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棘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棘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棘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棘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棘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棘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