梏亡
拼音
gù wáng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gù的字 拼音为wáng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拼音为wang的字基础解释
1.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。 2.泛指丧失。详细解释
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梏亡之矣。” 孙奭 疏:“梏,手械也。利欲之制善,使不得为,犹梏之制手也。”一说:梏,搅。“梏亡”谓因受利欲搅扰而丧失本性。参阅 赵岐 注及 焦循 正义。 严复 《救亡决论》:“乃今者,当其做秀才之日,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,致令羞恶是非之心,旦暮梏亡,所存濯濯。”
泛指丧失。
鲁迅 《而已集·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》:“ 陶元庆 君的绘画,是没有这两重桎梏的。就因为内外两面,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,而又并未梏亡 中国 的民族性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梏亡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梏亡ㄍㄨˋ ㄨㄤˊgù wáng為利欲所蒙蔽而喪失本性。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則其旦晝之所為,有梏亡之矣!」
梏亡-汉语大词典梏亡1.谓因受束缚而致丧失。
●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梏亡之矣。”
●孙奭疏:“梏,手械也。利欲之制善,使不得为,犹梏之制手也。”一说:梏,搅。“梏亡”谓因受利欲搅扰而丧失本性。
参阅赵岐注及焦循正义。
●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乃今者,当其做秀才之日,务必使之习为剿窃诡随之事,致令羞恶是非之心,旦暮梏亡,所存濯濯。”
2.泛指丧失。
●鲁迅《而已集·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》:“陶元庆君的绘画,是没有这两重桎梏的。就因为内外两面,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,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