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妆
拼音
méi zhuāng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méi的字 拼音为zhuāng的字 拼音为mei的字 拼音为zhuang的字基础解释
1.“梅花粧”的省称。前蜀 牛峤《红蔷薇》诗:“若缀 寿阳公主 额,六宫争肯学梅妆。”明 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四》:“东坡 有小妹,善词赋,敏慧多辩,其额广而如凸。坡 尝戏之曰:‘莲步未离香阁外,梅妆先露画屏前。’”参见“梅花粧”。 2.“梅花粧”的省称。唐 李商隐《对雪》诗之二:“侵夜可能争桂魄,忍寒应欲试梅粧。”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可憎的脸儿堪捻塑,梅粧浅浅宜澹注。”明 陈铎《梧桐树·冬日题情》套曲:“学弄梅粧,又恐怕天孙妒,无言半晌空扃户。”参见“梅花粧”。 3.指梅花。清 陈维崧《绮罗香·咏海棠》词:“褪尽梅粧,飘残杏靨,春事今年恁快。”详细解释
“ 梅花粧 ”的省称。
前蜀 牛峤 《红蔷薇》诗:“若缀 寿阳公主 额,六宫争肯学梅妆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事部四》:“ 东坡 有小妹,善词赋,敏慧多辩,其额广而如凸。 坡 尝戏之曰:‘莲步未离香阁外,梅妆先露画屏前。’”参见“ 梅花粧 ”。
“ 梅花粧 ”的省称。
唐 李商隐 《对雪》诗之二:“侵夜可能争桂魄,忍寒应欲试梅粧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可憎的脸儿堪捻塑,梅粧浅浅宜澹注。” 明 陈铎 《梧桐树·冬日题情》套曲:“学弄梅粧,又恐怕天孙妒,无言半晌空扃户。”参见“ 梅花粧 ”。
指梅花。
清 陈维崧 《绮罗香·咏海棠》词:“褪尽梅粧,飘残杏靨,春事今年恁快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梅妆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梅妆妆光梅影、梅蕊妆宫额、添妆韵似梅、梅花匀妆面、妆梅
【出典】 见“寿阳妆”条。
【释义】 相传南朝宋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,有梅花落于额上,成五出之花,拂之不去,人效之以为梅花妆。后因用为女子妆扮入时的典故,亦以咏梅花。
【例句】 ①伫立东风里,放纤手、净试梅妆。(朱雍《亭前柳》[伫立东风里]1510)这里用以称美忆中女子妆饰的素雅入时,流露向慕之情。②宝髻双双出绮丛,妆光梅影各春风。(范成大《浣溪沙·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》1612)这里用以叹美席间女子妆扮新颖动人。③梅妆竹外,未洗唇红退。(丘崈《千秋岁·用秦少游韵》1742)这里以“梅妆”指梅花,赞美它如同妆成的女子容光明丽。④好随梅蕊妆宫额,肯似桃花误阮郎。(赵长卿《鹧鸪天·咏荼䕷五首》其四1774)这里活用典故,梅蕊色黄,用以点出荼䕷花色。 ⑤纤腰趁拍轻于柳,娇面添妆韵似梅。(徐安国《鹧鸪天·席上赋》2015)这里用以称赏席上舞姬打扮得新巧动人。⑥不似梅妆瘦减,占人间、丰神萧散。(卢祖皋《水龙吟·赋酴醿》2410)这里以“梅妆”指梅,谓酴醿开时,梅花早已残谢。⑦吐舒桃脸今朝雨,零落梅妆昨夜风。(刘学箕《鹧鸪天·发舟安康、朋游见留,往复三用韵》2437)这里代指梅花,言梅花已经零落,叹惜“花事匆匆”。⑧疏帘画舫梅妆白,看斜阳、波心镜面,照伊颜色。(赵以夫《贺新郎·次孙花翁乙酉》2668)这里用以代指画舫中的佳人,赞其新妆明媚。⑨临池羞落梅花片,弄水月、初匀妆面。(吴文英《绛都春·为郭清华内子寿》2911)这里暗以寿阳公主比郭清华内子,赞其妆成姣美。⑩临鸾常恁整妆梅,枝枝仙艳月中开。(无名氏《瑞鹧鸪》[临鸾常恁整妆梅]3635)这里以“整妆梅”点出女子精心妆扮。
梅妆“梅花妆”的省称。
●前蜀牛峤《红蔷薇》诗:“若缀寿阳公主额,六宫争肯学梅妆。”
●明谢肇浙《五杂俎·事部四》:“东坡有小妹,善词赋,敏慧多辩,其额广而如凸。坡尝戏之曰:‘莲步未离香阁外,梅妆先露画屏前。’”
参见“梅花妆”。
梅妆(2)1.“梅花妆”的省称。
●唐李商隐《对雪》诗之二:“侵夜可能争桂魄,忍寒应欲试梅妆。”
●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可憎的脸儿堪捻塑,梅妆浅浅宜澹注。”
●明陈铎《梧桐树·冬日题情》套曲:“学弄梅妆,又恐怕天孙妒,无言半晌空扃户。”
参见“梅花妆”。
2.指梅花。
●清陈维崧《绮罗香·咏海棠》词:“褪尽梅妆,飘残杏靥,春事今年恁快。”
梅妆(3)(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