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山
拼音
liáng shā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liáng的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liang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
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梁山-辞源3【梁山】㊀山名。1.在今 陝西 韓城市西,接 郃陽縣界。書 禹貢:“治 梁及 岐。”詩 大雅 韓奕:“奕奕 梁山,維 禹甸之。”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四三 同州府一。一説 禹貢所指 梁山在今 山西 呂梁市 離石區。參閲 宋 蔡沈 書經集傳。2.在今 陝西 乾縣西北。孟子 梁惠王下:“(太王)去 邠,踰 梁山,邑于 岐山之下居焉。”卽此。秦於此建 梁山宮。唐德宗使 高重傑屯此禦 朱泚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四七 乾州 山川。3.在今 安徽 和縣 當塗間。在 和縣者爲 西梁山;在 當塗者爲 東梁山,原名 博望山。兩山隔江對峙如門,故又稱 天門山。山川形勢險要,六朝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。南朝 宋 孝武帝 大明七年,車駕習水軍於 梁山,在 博望 梁山設雙闕。參閲 宋書 孝武帝紀。唐 李白 李太白詩三十 天門山銘:“梁山 博望,關扃 楚濱,夾據洪流,實爲 吳津。”參閲 明一統志十五 太平府、讀史方輿紀要十九 江南一 梁山。參見“天門㊇2”、“博望㊀”。4.在今 山東 梁山縣南。本名 良山。史記 梁孝王世家:“北獵 良山。”索隱:“漢書作 梁山。”正義:“梁山在 鄆州 壽張縣南三十五里,卽獵處也。”山上有 虎頭崖 宋江寨。參閲 讀史方輿紀要三三 東平州。5.亦稱 劍門山 高梁山。在今 四川 劍閣縣境。東西數千里,山嶺長峻,形勢險要,古爲軍事要衝。參閲 太平寰宇記一四九 萬州 南浦縣、讀史方輿紀要六九 夔州府。參見“劍門㊁”、“高梁山”。6.卽 涼山。詳“涼山”。㊁州、軍、縣名。漢 朐忍縣地,西魏置 梁山縣,宋置 梁山軍,元改軍爲州,明廢州存縣。公元1952年改爲 梁平縣。今屬 重慶市。參閲 嘉慶一統志四一六 忠州。
梁山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梁山ㄌㄧㄤˊ ㄕㄢliáng shān山名:⑴在安徽省,長江流貫其間,分為東西兩山。東梁山在當塗縣西南,西梁山在和縣北方,二山總稱為「梁山」。也稱為「天門山」。⑵在山東省壽張、鄆城、東平三縣境內。本名「良山」,梁孝王曾遊獵於此,故稱為「梁山」。相傳為水滸英雄聚義處。⑶在山西省離石縣東北,也稱為「呂梁山」。⑷在陝西省郃陽、韓城二縣界。⑸在陝西省南鄭縣。也稱為「梁州山」。⑹在陝西省乾縣西北。⑺在四川省梁山縣東北。也稱為「高梁山」。⑻在福建省漳浦縣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