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榆
拼音
sāng yú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sāng的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sang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
1.落日的余辉照在桑树、榆树上。指傍晚:失之东隅,收之~。 2.比喻人的老年时光:~晚景。详细解释
桑树与榆树。
汉 刘向 《九叹·怨思》:“孤雌吟於高墉兮,鸣鳩栖於桑榆。”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鸿鵠一举,横四海之区,出青云之外,而尺鷃不陵桑榆。”
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,因以指日暮。
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引《淮南子》:“日西垂,景在树端,谓之桑榆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叙事》:“夫杲日流景,则列星寝耀;桑榆既夕,而辰象粲然。” 清 魏源 《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》诗之四:“安得遵云衢,及此桑榆光。”
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 回谿 ,终能奋翼 黽池 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因以喻事之后阶段。
唐 韩愈 《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》诗:“桑榆儻可收,愿寄相思字。” 金 元好问 《酬韩德华送归之作》诗:“桑榆儻可收,岁事在穮蓘。” 刘国钧 《辛壬之间杂诗》之四:“兵諫匆匆事有无,将军计已失桑榆。”
比喻晚年;垂老之年。
《文选·曹植<赠白马王彪>诗》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 李善 注:“日在桑榆,以喻人之将老。”《隋书·王韶传》:“加以今年六十有六,桑榆云晚,比於畴昔,昏忘又多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》:“后会吾衰矣,桑榆一茧丝。” 清 沉起凤 《谐铎·虎痴》:“况我年近桑榆,家无兰玉。”
喻指隐居田园。
《魏书·逸士传·眭夸》:“或人谓 夸 曰:‘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,子何独在桑榆乎?’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桑榆-中華語文大辭典桑榆桑榆ㄙㄤ ㄩˊsānɡyú〈書〉桑樹與榆樹。古代常有日落時陽光照射在桑榆樹梢的描寫,故借指日暮;也比喻人的晚年。[例]安得遵雲衢,及此~光(清‧魏源〈客懷八首柬龔定庵舍人詩〉)|年在~間,影響不能追(三國魏‧曹植〈贈白馬王彪詩〉)。
桑榆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【桑榆】夕阳余辉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,代称日落的地方。常比喻老年时光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引《淮南子》:“日西垂, 景在树端, 谓之桑榆。”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sāng yú
1、桑榆暮景的人总爱回忆往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