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荄
拼音
gēn gāi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gēn的字 拼音为gāi的字 拼音为gen的字 拼音为gai的字基础解释
1.亦作“根垓”、“根核”。植物的根。 2.比喻事物的根本,根源。 3.植根。详细解释
亦作“ 根垓 ”、“ 根核 ”。植物的根。
《文子·符言》:“故羽翼美者,伤其骸骨;枝叶茂者,害其根荄;能两美者,天下无之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建本》:“树本浅,根垓不深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入地则孕毓根核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问友》诗:“根荄相交长,茎叶相附荣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为始平公祭晋祠文》:“然原陆久燥,根荒未浹,畎亩喁喁,犹有待望。”
比喻事物的根本,根源。
《旧唐书·元稹白居易传论》:“臣观 元 之制策, 白 之奏议,极文章之壼奥,尽治乱之根荄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勇言行箴》:“其精神外矣,其根荄誖矣。”
植根。
姚华 《曲海一勺·原乐》:“今试言之,夫礼乐者,橐籥于元气,根荄于人情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根荄-汉语大词典根荄1.亦作“根垓”、“根核”。植物的根。
●《文子·符言》:“故羽翼美者,伤其骸骨;枝叶茂者,害其根荄;能两美者,天下无之。”
●汉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:“树本浅,根垓不深。”
●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入地则孕毓根核。”
●唐白居易《问友》诗:“根荄相交长,茎叶相附荣。”
●宋司马光《为始平公祭晋祠文》:“然原陆久燥,根荒未浃,畎亩喁喁,犹有待望。”
2.比喻事物的根本,根源。
●《旧唐书·元稹白居易传论》:“臣观元之制策,白之奏议,极文章之壶奥,尽治乱之根荄。”
●清龚自珍《勇言行箴》:“其精神外矣,其根荄悖矣。”
3.植根。
●姚华《曲海一勺·原乐》:“今试言之,夫礼乐者,橐籥于元气,根荄于人情。”
【根荄】植物的根。荄,草根。韓詩外傳二:“草木根荄淺,未必撅也。飄風興,暴雨墜,則撅必先矣。”漢書 禮樂志 郊祀歌 青陽:“青陽開動,根荄以逐。”也作“根核”。漢書 五行志中之上:“入地則孕毓根核,保藏蟄蟲,避盛陰之害。”注:“核,亦荄字也。”也喻指事物的根本,根源。漢 王充 論衡 正説:“及時蚤仕,汲汲競進,不暇留精用心,考實根核,故虚説傳而不絶,實事没而不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