枸杞子
拼音
gǒu qǐ zǐ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gǒu的字 拼音为qǐ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
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枸杞子-中药大典枸杞子
枸杞子
Fructus Lyeii
(英)Barbary Wolfberry Fruit
别名 西枸杞、白刺、山枸杞、白疙针。
来源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.的果实。
植物形态 粗壮灌木,有时成小乔木状,高可达25cm,有棘刺。单叶互生或数片丛生于短枝上,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卵状矩圆形,长2~3cm,宽2~6mm,基部楔形并下延成柄,全缘。花腋生,常1~数朵簇生于短枝上;花萼杯状;花冠漏斗状,粉红色或紫红色。浆果椭圆形,长10~20mm,直径5~10mm,红色。花期5~9月,虹期7~10月。
生于山坡、田野向阳干燥处。主产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内蒙古、新疆。
采制 夏、秋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,晾至皮皱后,再曝晒至外皮干硬、果肉柔软,除去果梗。
性状 果实椭圆形,长6~18mm,直径6~8mm。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,具不规则皱纹,略有光泽,顶端有花柱痕,另端有果梗痕。质柔润,果肉厚,有粘性,内含种子25~50粒。种子扁肾形,长至2.5mm,宽至2mm,土黄色。气微、味甜、微酸。
化学成分 含甜菜碱(detaine)、玉蜀黍黄素(zeaxanthine)、酸浆红素(physalein)、枸杞多糖、胡萝卜素、核黄素、烟酸、维生素C等。
性味 性平,味甘。
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用于虚劳精亏、腰膝酸痛、眩晕耳鸣、内热消渴、血虚萎黄、目昏不明。
枸杞子
目录
“枸杞子”在《中国药典》
“枸杞子”在《*辞典》
“枸杞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《中国药典》:枸杞子
【英文名】
FRUCTUS LYCII
【来源】
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. 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夏、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,热风烘干,除去果梗。或晾至皮皱后,晒干,除去果梗。
【性状】
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,长6~20mm,直径3~10mm。表面红色或暗红色,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,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。果皮柔韧,皱缩;果肉肉质,柔润。种子20~50粒,类肾形,扁而翘,长1.5~1.9mm,宽1~1.7mm,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。气微,味甜。
【鉴别】
取本品0.5g,加水35ml,加热煮沸15分钟,放冷,滤过,滤液用醋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,提取液浓缩至约1ml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枸杞子对照药材0.5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醋酸乙酯-氯仿-甲酸(3:2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【性味】
甘,平。
【归经】
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用于消渴,血虚萎黄,目昏不明。
【用法用量】
6~12g。
【贮藏】
置阴凉干燥处,防闷热,防潮,防蛀。
【摘录】
《中国药典》
《*辞典》:枸杞子
【出处】
《别录》
【拼音名】
Góu Qǐ Zǐ
【别名】
苟起子(《本草经集注》),甜菜子(《救荒本草》),杞子(《藏府药式补正》),红青椒、构蹄子(《河南中药手册》),狗奶子(《江苏植药志》),枸杞果(《河北药材》),地骨子,枸茄茄(《山西中药志》),红耳坠、血枸子(《中药材手册》),枸地芽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枸杞豆、血杞子(《药材学》)。
【来源】
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。夏、秋果实成熟时采摘,除去果柄,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,再暴晒至外皮干硬、果肉柔软即得。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。
【原形态】
①枸杞(《本经》),又名:杞(《诗经》),枸檵(《毛诗传》),枸忌(《本经》),羊乳(《本草衍义》),狗地芽(《草木便方》),红榴榴科,石寿树。蔓生灌木,高达1米余。枝条细长,幼枝有棱角,外皮灰色,无毛,通常具短棘,生于叶腋,长约5厘米。叶互生或数片丛生;叶片卵状菱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2~6厘米,宽0.6~2.5厘米,先端尖或钝,基部狭楔形,全缘,两面均无毛。花腋生,通常单生或数花簇生:花萼钟状,长3~4毫米,先端3~5裂;花冠漏斗状,管之下部明显细缩,然后向上逐渐扩大,长约5毫米,先端5裂,裂片长卵形,与管部几等长,紫色,边缘具疏纤毛,管内雄蕊着生处稍上方具柔毛一轮;雄蕊5,着生花冠内,花药丁字形着生,2室,花丝通常伸出;雌蕊1,子房长圆形,花柱细,柱头头状。浆果卵形或长圆形,长0.5~2厘米,直径4~8毫米,深红色或橘红色。种子多数,肾形而扁,棕黄色。花期6~9月。果期7~10月。生长于山坡、田埂,或丘陵地带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②宁夏枸杞灌木或经栽培后而成小乔木状,高可达2~3米。主枝数条,粗壮,果枝细长;外皮淡灰黄色,刺状枝短而细,生于叶腋,长1~4厘米。叶互生,或数片丛生于短枝上;叶柄短;叶片狭倒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2~8厘米,宽0.5~3厘米,先端尖,基部楔形或狭楔形而下延成叶柄,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无毛。花腋生,通常1~2朵簇生,或2~5朵簇生于短枝上;花萼钟状,长4~5毫米,先端2~3深裂;花冠漏斗状,管部长约8毫米,先端5裂,裂片卵形,长约5毫米;粉红色或淡紫红色,具暗紫色脉纹,管内雄蕊着生处之上方有一轮柔毛;雄蕊5;雌蕊1,子房长圆形,2室,花柱线形,柱头头状。浆果卵圆形、椭圆形或阔卵形,长8~20毫米,直径5~10毫米,红色或橘红色。种子多数,近圆肾形而扁平。花期5~10月。果期6~10月。生长于沟岸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边等处。野生和栽培均有。分布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、内蒙古、青海等地。
【性状】
①西枸杞为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呈椭圆形或纺锤形,略压扁,长1.5~2厘米,直径4~8毫米。表面鲜红色至暗红色,具不规则的皱纹,略有光泽,一端有白色果柄痕。肉质柔润,内有多数黄色种子;扁平似肾脏形。无臭,味甜,嚼之唾液染成红黄色。以粒大、肉厚、种子少、色红、质柔软者为佳。主产宁夏。甘肃有少量生产。②津枸杞又名:津血杞、杜杞子。为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呈椭圆形或圆柱形,两端略尖,长1~1.5厘米,直径3~5毫米。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;具不规则的皱纹,无光泽。质柔软而略滋润,内藏多数种子,种子形状与上种略同。无臭,味甜。以粒大、肉厚、种子少、色红、质柔软者为佳。粒小、肉薄、种子多、色灰红老质次。主产河北。此外,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山西、江苏等地亦产。
【化学成份】
枸杞子中含胡萝卜素3.39毫克%,硫胺素0.23毫克%,核黄素0.33毫克%,烟酸1.7毫克%,抗坏血酸3毫克%。尚分离出β-谷甾醇、亚油酸。日本产枸杞果实含玉蜀黍黄素、甜菜碱和一种硫胺素抑制物。果皮含酸浆果红素。
【药理作用】
①抗脂肪肝的作用宁夏枸杞子的水浸液(20%,8毫升/天灌胃),对由四氯化碳毒害的小鼠,有轻度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、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。水提取物的抗脂肪肝的作用还表现在,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功能紊乱(以胆碱酯酶、转氨酶的活性作指标)。如给大鼠较长期(75天)口服枸杞水提取物或甜菜碱,可升高血及肝中的磷脂水平;受四氯化碳毒害后之大鼠,肝中磷脂、总胆甾醇含量减低,事先或同时给甜菜碱或枸杞水提取物则有所升高;同时对BSP、SGPT、碱性磷酸酶、胆碱酯酶等试验均有改善作用。枸杞对脂质代谢或抗脂肪肝的作用,主要是由于其中所含的甜菜碱所引起,后者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。②拟胆碱样作用枸杞的水提取物静脉注射,可引起兔血压降低,呼吸兴奋;阿托品或切断迷走神经可抑制此反应。它还能抑制离体兔心耳、兴奋离体肠管(在离体豚鼠小肠上,8毫克≌组胺1微克,其作用可被苯海拉明或阿托品所阻断)、收缩兔耳血管等。甜菜碱无此作用,对兔耳血管则为扩张作用。甲醇、丙酮、乙酸乙酯等提取物亦有轻度降压作用。故枸杞的上述作用为甜菜碱以外的成分所引起。甜菜碱口服作用很小;皮下注射,作用类似胆碱。它作为一个有效的甲基供应体,几与胆碱相等。对机体无毒,亦不易被机体利用,以原形排出体外;其盐酸盐在溶液中易于解离出盐酸。枸杞提取物还能显著促进乳酸菌之生长及产酸,可用于食品工业。
【炮制】
簸净杂质,摘去残留的梗和蒂。《纲目》:凡用枸杞,拣净枝梗,取鲜明者洗净,酒润一夜,捣烂入药。
【性味】
甘,平。①《别录》:微寒,无毒。②《药性论》:味甘,平。③《食疗本草》:寒,无毒。
【归经】
入肝、肾经。①《本草汇言》:入足少阴、足厥阴经。②《本草经解》:入足少阴肾经、手少阴心经。③《要药分剂》:入肝、胃二经,兼入肺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
滋肾,润肺,补肝,明目。治肝肾阴亏,腰膝酸软,遗精,赤白浊,脚气,鹤膝风。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2~4钱;熬膏、浸酒或入丸、散。
【注意】
外邪实热,脾虚有湿及本草撮要》:得熟地良。
【附方】
①治肝肾不足,生花歧视,或干涩眼痛:熟地黄、山萸肉、茯苓、山药、丹皮、泽泻、枸杞子、菊花。炼蜜为丸。(《医级》杞菊地黄丸)②治劳伤虚损:枸杞子三升,干地黄(切)一升,天门冬一升。上三物,细捣,曝令干,以绢罗之,蜜和作丸,大如弹丸,日二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枸杞丸)③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,或云翳遮睛:甘州枸杞子一斤。好酒润透,分作四分,四两用蜀椒一两炒,四两用小茴香一两炒,四两用脂麻一两炒,四两用川楝肉炒,拣出枸杞,加熟地黄、白术、白茯苓各一两,为末,炼蜜丸,日服。(《瑞竹堂经验方》四神丸)④补虚,长肌肉,益颜色,肥健人:枸杞子二升。清酒二升,搦碎,更添酒浸七日,漉去滓,任情饮之。(《延年方》拘杞子酒)⑤治虚劳,下焦虚伤,微渴,小便数:枸杞子一两,黄芪一两半(锉),人参一两(去芦头),桂心三分,当归一两,白芍药一两。捣筛为散。每服三钱,以水一中盏,入生姜半分,枣三枚,饧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前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枸杞子散)⑥安神养血,滋阴壮阳,益智,强筋骨,泽肌肤,驻颜色:枸杞子(去蒂)五升,圆眼肉五斤。上二味为一处,用新汲长流水五十斤,以砂锅桑柴火慢慢熬之,渐渐加水煮至杞圆无味,方去渣,再慢火熬成膏,取起,磁罐收贮。不拘时频服二、三匙。(《摄生秘剖》杞圆膏)⑦治肝虚或当风眼泪:枸杞二升。捣破,纳绢袋中。置罐中,以酒一斗浸干,密封勿泄气,三七日。每日饮之,醒醒勿醉。(《圣惠方》)⑧治目赤生翳:枸杞子捣汁,日点三、五次。(《肘后方》)⑨治注夏虚病:枸杞子、五味子。研细,滚水泡封三日,代茶饮。(《摄生众妙方》)
【各家论述】
①《纲目》:今考《本经》止云枸杞,不指是根、茎、叶、子。《别录》乃增根大寒、子微寒字,似以枸杞为苗。而甄氏《药性论》乃云枸杞甘平,子、叶皆同,似以枸杞为根。寇氏《衍义》又以枸杞为梗皮。皆是臆说。按陶弘景言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。西河女子服枸杞法,根、茎、叶、花、实俱采用。则《本经》所列气、主治,盖通根、苗、花、实而言,初无分别也,后世以枸杞子为滋补药,地骨皮为退热药,始分而二之。窃谓枸杞苗叶;味苦甘而气凉,根味甘淡气寒,子味甘气平,气味既殊,则功用当别,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者也。《保寿堂方》载地仙丹云:……此药性平,常服能除邪热,明目轻身。春采枸杞叶,名天精草;夏采花,名长生草;秋采子;名枸杞子;冬采根,名地骨皮;并阴干,用无灰酒浸一夜,晒露四十九昼夜,待干为末,炼蜜丸,如弹子大。每早晚各用,-丸,细嚼,以隔夜百沸汤下。此药采无刺味甜者,其有刺者服之无益。②《本草经疏》:枸杞子,润而滋补,兼能退热,而专于补肾、润肺、生津、益气,为肝肾真阴不足、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。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,故服食家为益精明日之上品。昔人多谓其能生精益气,除阴虚内热明目者。盖热退则阴生,阴生则精血自长,肝重庆堂随笔》:枸杞子,《圣济》以一味治短气,余谓其专补心血,非他药所能及也。与元参、甘草同用名坎离丹,可以交通心肾。
【备注】
除上述品种外,尚有甘肃产的甘州子,为植物土库曼枸杞和西北枸杞的果实;新疆产的古城子,为毛蕊枸杞的果实,当地都作枸杞子使用。干燥果实为长圆形或卵圆形,长6~9毫米,直径2~4毫米,表面暗红色,有不规则的皱纹,无光泽。质略柔软,内有种子多数。无臭,味甘而酸。
【摘录】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枸杞子
【出处】
1.《本草衍义》:枸杞当用梗皮,地骨当用根皮,枸杞子当用其红实,是一物有三用。其皮寒
【拼音名】
Góu Qǐ Zǐ
【英文名】
Barbary Wolfberry Fruit, Fruit of Barbary Wolfberry, Fruit of MaTCMLIBimonyvine
【别名】
苟起子、枸杞红实、甜菜子、西枸杞、狗奶子、红青椒、枸蹄子、枸杞果、地骨子、枸茄茄、红耳坠、血枸子、枸地芽子、枸杞豆、血杞子、津枸杞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cium barbarum L.[L. halimifolia-um Mill]采收和储藏:6-11朋果实陆续红熟,要分批采收,迅速将鲜果摊在芦蔗上,厚不超过3cm,一般以1.5cm为宜,放阴凉处晾至皮皱,然后曝晒至果皮起硬,果肉柔软时去果柄,再晒干;晒干时切忌翻动,以免影响质量。遇多雨时宜用烘干法,先用45-50℃烘至七、八成干后,再用55-60℃烘至全干。
【原形态】
灌木或经栽培后而成大灌木,高1-3m。主茎数条,粗壮;小枝有纵棱纹,有不生叶的短刺和生叶、花的长刺;果枝细长,通常先端下垂,外皮淡灰黄色,无毛。叶互生或数片簇生于短枝上;叶柄知;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2-8cm,宽0.5-3cm,先端尖,基部楔形或狭楔形而下延成叶柄,全缘,上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,无毛。花腋生,常单1或2-6朵簇生在短枝上;花梗细;花萼种状,长4-5mm,先端2-3深裂,裂片宽卵状或卵状三角形;花冠漏斗状,管部长约8mm,先端5裂,裂片卵形,长约5mm,粉红色或淡紫红色,具暗紫色脉纹,管内雄蕊着生处上方有一圈柔毛;雄蕊5;雌蕊1,子房长圆形,2室,花柱线花,柱头头状。浆果卵圆形、椭圆形或阔卵形,长8-20mm,直径5-10mm,红色或橘红色,果皮肉质。种子多数,近圆肾形而扁平,棕黄色。花期5-10月,果期6-11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沟崖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边等处。野生和栽培均有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等地。其他地区也有栽培。
【栽培】
生物学特性 宁夏枸杞适应性强,主产区宁夏中宁县,年平均气温9.2℃,耐寒,在.6℃,1月平均气温-7.1℃,7月平均气温23.2℃,耐寒,在25.6℃下越冬无冻害。喜光照。对土壤要求求不严,耐盐碱、耐肥、耐旱、怕水渍。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轻壤土栽培为宜,盐碱土的含盐量不能超过0.2%,在强碱性、粘壤土、水稻田、沼泽地区不宜栽培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。种子繁殖:宁夏枸杞经长年人工栽培及自然选择,根据枝型特点可分硬条型、软条型、半软条型3个类型;根据果实形状、大小和颜色,可分长果类和圆果类;根据形态和性状可分12个品种:即白条枸杞、卷叶枸杞、棒槌果枸起、尖头黄叶枸杞、圆头黄叶枸杞、尖头圆果枸杞、麻叶枸杞、黄果枸杞、小黄果枸杞、大麻叶枸杞、圆果枸杞和针头果枸杞。其中大麻叶枸杞和麻叶枸杞两个品种量为优良。可选用优良品种,以采果大、色鲜艳、无病虫斑的成熟果实,夏季采摘后,用30-60℃温水浸泡,搓揉种子,洗净,晾干备用。在播种前用湿沙(1:3)拦匀,置20℃室温下催芽,待有30%种子露白时或用清水浸泡种子一昼夜,再行播种。春、夏、秋季均可播种,以春播为主。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,按行距40cm开沟条播,深1.5-3cm,覆土1-3cm,幼苗出土后,要根据土壤墒情,注意灌水。苗高1.5-3cm,松土除草1次,以后每隔20-30d松土除草1次。苗高6-9cm,时定苗,株距12-15cm,每1hm2留苗15万-18万株。结合灌水在5、6、7月追肥肥3次,为保证苗木生长,应及时去除幼株离地40cm,部位生长的侧芽,苗高60cm时应行摘心,以加速主干和上部侧枝生长,当根粗0.7cm时,可出圃移栽。扦插繁殖:在优良母株上,采粗0.3cm,以上的已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,剪成18-20cm长的插穗,扎成小捆竖在盆中用100×10-6α-萘乙酸浸泡2-3h,然后扦插,按株距6-10cm斜插在沟内,真土踏实。田间管理 在5、6、7月种中耕除草1次,10月下旬-11月上旬施羊粪、厩肥、饼肥等作基肥、追肥可于5月施尿素和6-7月施磷、钾复合。幼树整形,枸杞栽后当年秋季在主干上部的四周选3-5人生长粗壮的枝条作主枝,并于20cm左右处短截,第2年春在此枝上发出新枝时于20-25cm处短截作为骨干枝。第3、4年仿照第2年办法继续利用骨干枝上的徒长枝扩大,加高充实树冠骨架。经过5-6年整形培养进入成年树阶段。成年树修剪,每年春季剪枯枝、交叉枝和根部萌蘖枝,夏季去密留疏,剪去徒长枝、病虫枝及针刺枝。秋季全面修剪,整理树冠,选取留良好的结果枝。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枸杞黑果病,为害花蕾、花和青果。可在结果期用1:1:100波尔多液喷射;雨后立即喷50%退菌特可温性粉剂600倍液,效果较好。根腐病,可用50%托布津1000-1500倍液或50%液或50%多菌灵1000-1500倍液浇注根部。虫害有枸杞实蝇,防治可在越冬成虫羽化时,在杞园地面撒50%西维因粉45kg/hm2,摘除蛆果深埋、秋冬季灌水或翻土杀死土内越冬蛹。枸杞负泥虫可在春季灌溉松土,破坏越冬声所杀死虫源,4月中旬于杞园地面撒5%西维因粉(1kg兑细土5-7kg),杀死越冬成虫,敌百虫800-1000倍液防治。还有枸杞蚜虫、枸杞瘿螨等为害。
【性状】
性状鉴别 果产长卵形或椭圆形,略扁,长0.6-2cm,直径3-8mm。表面鲜红色或暗红无能,微有光泽,有不规则皱纹,顶端略尖,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,基部有白色的果柄痕。果皮柔韧,皱缩;果肉厚,柔润而有粘性,内有种子多数。种子扁肾形,长1.5-2mm,直径约1mm。气微,味甜、微酸。愉粒大、色红、肉厚、质柔润、籽少、味甜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:外果皮1列细胞,切微壁增厚,非本化或微木化,外被角质层,外缘不规则细齿状。中果皮为10木化或微木化,外被角质层,外缘不规则细齿状。中果皮为10余列细胞,最外层细胞略切向延长,其下细胞类圆形、长圆形、类长方形,向内细胞渐增大,最内侧有的细胞较小,壁稍增厚;细胞含众多橙红色素颗粒,有的含草酸钙砂晶;维管束双韧型,多数,散列,导管细小。内果皮1列细胞,细胞壁全面增厚,木化。粉末特征:黄橙色或暗红色。①种皮石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或长多角形,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或微波状弯曲,直径37-117μm,长至196μm,壁厚5-27μm;断面观类方形或扁方形;侧壁及内壁增厚,内壁稍弯曲,外壁粘液化。②外果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,垂周壁细波状弯曲或平直,外平周壁表面有较细密平行角质条纹。③中果皮薄壁细胞类多角形,胞腔内含橙红色或红棕以色素颗粒;有的含草酸钙砂晶。另有内胚乳细胞,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。
【化学成份】
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含甜菜碱(betane)[1],阿托品(aTCMLIBopine),天仙子胺(gyoscyamine)[2]。又含玉蜀黍黄质,酸浆果红素[1],隐黄质(cryptosxanthin)[3],东莨菪素(scopo-letin)[4],胡萝卜素,硫胺素,核黄素,烟酸,维生素C[3]。种子含氨基酸:天冬氨酸,脯氨酸,丙氨酸,亮氨酸,苯丙氨酸(pheny-lalanine),丝氨酸(serine),甘氨酸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半胱氨酸(cysteine),赖氨酸(lysine),精氨酸(arginine),异亮氨酸(isoleucine),苏氨酸(threonine),组氨酸,酷氨酸,色氨酸,蛋氨酸(methionine)[4]。还含钾、钙、钠、锌、铁、铜、铬、锶、铅、镍、镉、钴、镁等元素[5]。另含具促进免疫作用的多糖,含量为7.09%[6]。又含牛磺酸,γ-氨基丁酸[7]。同属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含甜菜碱[1,8],玉蜀黍黄质)zeax-anthin),酸浆果红素(physalien),还含氨基酸:亮氨酸(leucine),缬氨酸(valine),脯氨酸(proline),丙氨酸(alanine),酪氨酸(tyro-sine),谷氨酰胺(glutamine),甘氨酸(glycine),谷氨酸(glutaminc acid),天冬氨酸(sapartic acid),天冬酰胺(asparagine),组氨酸(histideine),色氨酸(TCMLIByptophan)[9]。又含挥发性成分,主要是藏红花醛(safranal),β-紫罗兰酮(β-,3-羟基-β-紫罗兰酮(3-hydroxy-β-ionone)[10],左旋1,2-去氢-α-香附子烯(1,2-dehydrox-α-cyperene),马铃薯螺二烯酮(solavetivone)[11]。另报道,100g果实含胡萝卜素(carotene)3.39mg,硫胺素(thiamine)0.23mg,核黄素(*riboflavine)0.33mg,烟酸(nicotinic acid)1.7mg,维生素(vi-tamin)C3.0mg[12]。种子含油,其中非皂化部分含有多种甾醇:属4-去甲基甾醇类的有胆甾醇(cholesterol),7-胆甾烯醇(cholest-7-enol)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,24-亚甲基胆甾醇(24-methylenecholesterol),异岩藻甾醇(isofucoterol),豆甾醇(isofucosterol),豆甾醇(stig-master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24-lhnhad -5,24-胆甾二烯醇(24-methylcholesta-5,24-dienol),24-乙基-胆甾二烯醇(24-ethyl-cholesta-5,24-dienol),胆甾烷醇(cholestanol),24-甲基胆甾烷醇(24-methylcholestanol),24-乙基-22-胆甾烯醇(24-ehtylcholest-22-enol);属4-甲基甾醇类的有31-去甲基环木菠萝烷醇(31-norcycloartanol),31-去甲基环木菠萝烯醇(31-norcycloartenol),环桉烯醇(cycloeucalenol),31-去甲基-8-羊毛甾烯醇(31-norlanost-8-enol),4α,14α,24-三甲基-8,24-胆甾二烯醇(4α,14α24-TCMLIBimethylcholesta-8-24-dienol),31-去甲基-9(11)-羊毛甾烯醇[24-methyl-31-norlanost-9(11)-enol],4α-甲基,-8-胆甾烯醇(4α-methylcholest-8-enol),4-甲基-7-胆甾烯醇(4-methylcholest-7-enol),4-甲基-24乙基-7-胆甾烯醇(24-ethylolphenol),4,24-二甲基-胆甾烯醇(4,24-methyllophenol),禾本甾醇(gramisterol),柠檬甾二烯醇(ciTCMLIBostadienol),4α,24-甲基7,24-胆甾二烯醇(α,24-dimethylcholesta-7,24-dienol(,4α-甲基乙基-7,24-胆甾二烯醇(4α-methyl-24-ethylcholesta-7,24-dienol);ntk 4,4-二甲基甾醇类的有8-羊毛甾烯醇(lanost-8-enol),环木菠菜萝烷醇(cycloartanol),环木菠萝烯醇(cycloartenol),羊毛甾醇(lanosterol),β-香树脂醇(β-amyrin),羽扇豆醇(lupeol)24-亚甲基-8-羊毛甾烯醇(24-methylenelanost-8-enol),24-亚甲基环木菠菜萝烷醇(24-methylenecycloartanol)[13,16]等。另含具促进免疫作用的多糖,含量5.42%-8.23%[6]。又含牛磺酸(taurine),γ-氨基丁酸(γ-aminobutanoic acid)[7].
【药理作用】
1.对免疫功能的影响:1.1.枸杞子多糖对3H一TdR掺入小鼠脾淋巴细胞及Ts细胞的影响:1.1.1.对3H一TdR掺人脾淋巴细胞的影响: 枸杞多糖(LBP)5mg/kg和10mg/(kg.天)×7天,腹腔注射可明显提高ConA诱导作用下3H一TdR掺入脾T细胞值,10mg/kg可使掺入指数达到高峰,比对照组高3倍。而LBP25mg/kg和50mg/kg对脾T细胞转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。表明LBP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与剂量有密切关系。以LBP提高脾T淋巴细胞转化值最显着剂量10mg/(kg.天)×7天, 观察对B 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剂LPS诱导3H一TdR掺入细胞作用的影响。在LPS浓度为50.70和100μg/ml时,LBP对3H一TdR掺入B细胞指数无明显影响,表明LBP对B细胞有丝分裂剂诱导的细胞转化功能不敏感。1.1.2.对脾抗体形成细胞数的作用: LBP在5.20mg/(kg.天)×7天可显着增高脾PFC数,5mg/kg剂量可使PFC数达正常免疫对照组的1.4倍。而25.50mg/kg时,则见PFC数明显降低,其中25mg/kg组PFC数为正常对照组的43%。表明LBP对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增强效果有适宜的剂量范围。1.1.3.对脾Ts细胞功能的影响: 采用超适量SRBC免疫(SOI)诱导Ts细胞法观察到,供体小鼠脾细胞中Ts细胞可使正常免疫小鼠的PFC数抑制63%,表明SOI法可以诱导出对抗体生成细胞产生显着抑制作用的Ts细胞。给予供体鼠LBP5mg/(kg.天)×7天后,受体鼠PFC数比SOI对照组显着下降,说明此剂量对Ts细胞功能有增强作用。当剂量增加到25、50mg/kg时,LBP对Ts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明显下降。1.2.枸杞子多糖对S180荷瘤256,发现其对环磷酰胺导致的白细胞减少有明显保护作用。8.其它作用:饲料中加入甜菜碱(4-6g/kg或8g/kg),可增加雌、雄雏鸡的体重,增加产蛋量。小鼠 灌胃 参杞膏1:10 的稀释液(0.2ml/天)14天,可使体重明显增加,超过对照组1倍,且动物毛色光泽,肌肉丰满,血色鲜红。此外,枸杞子和甜菜碱对CCl4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。
【毒性】
毒性:果实水溶性提取物小鼠皮下注射器的半数致死量为83.2g/kg;甜菜碱盐酸盐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8.7g/kg。枸杞子水溶性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3.2g/kg;甜菜碱盐酸盐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18g/kg。甜菜碱进入体内以原形排出,大鼠静脉注射2.4g/kg,未见毒性反应,小鼠腹腔注射25g/kg,10分钟之内出现全身痉挛,呼吸停止。
【炮制】
簸净杂质,摘去残留的梗和蒂。《纲目》:凡用枸杞,拣净枝梗,取鲜明者洗净,酒润一夜,捣烂入药。
【性味】
味甘;‘性平
【归经】
归肝;肾;肺经
【功能主治】
养肝;滋肾;润肺。主肝肾亏虚;消渴引饮
【用法用量】
内服:煎汤,5-15g;或入丸、散、膏、酒剂。
【注意】
外邪实热,脾虚有湿及本草撮要》:得熟地良。
【附方】
①治肝肾不足,生花歧视,或干涩眼病:熟地黄、山萸肉、获等、山药、丹皮、泽泻、枸杞子、菊花。炼蜜为丸。(《医级》把菊地黄丸)②治劳伤虚损:枸杞子三升,干地黄(切)一升,天门冬一升。上三物,细捣,曝令干,以绢罗之,蜜和作丸,大如弹丸,日二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构杞丸)③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,或云器遮睛:甘州枸杞子一斤。好酒润透,分作四分,四两用蜀椒一两炒,四两用小菌香一两炒,四两用脂麻一两炒,四两用川棘肉炒,拣出枸杞,加熟地黄、白、白茯苓各一两,为末,炼蜜丸,日服。(《瑞竹堂经验方》四神丸)④补虚,长肌肉,益颜色,肥健入:枸杞子二升。清酒二升,溺碎,更添酒浸七日,溉去滓,任情恢之。(喀延年方》枸杞子酒)⑤治虚劳,下焦虚伤,微渴J4.便数:枸杞子一两,黄蔑一两半(挫),人参一两(去芦头),接心三分,当归一两,白芍药一两。捣筛为散。每服三钱,以水一中盏,人生姜半分,枣三枚,杨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前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构棍子散)⑥安神养血,滋阴壮阳,益智,强筋骨,泽肌肤,驻颜色:拘棍子(去蒂)五升,圆眼肉五厅。上二味为一处,用新汲长流水五力—斤,以砂锅桑柴火慢慢熬之,渐渐加水煮至把圆无味,方去渣,再慢火熬成冒,取起,磁罐收贮。不拘时频服二、三匙。(《摄生秘剖》把圆膏)⑦治肝虚或当风眼泪:拘把二升。捣破,纳绢袋冲;置罐中,以酒一斗浸干,密封匆泄气,三七日。每日饮之,醒醒匆醉。(《圣离方》)⑧治目亦生器:构把子捣汁,日点三、五次。(《肘后方》)⑨治注夏虚病:拘把子、五味子。研细,滚水泡封三日,代茶饮。(《摄生众妙方》)
【各家论述】
1.《纲目》:今考《本经》止云枸杞,不指是根,茎、叶、子。《别录》乃增根大寒、子微寒字,似以枸杞为苗。而甄氏《药性论》乃云枸杞甘平,子、叶皆同,似以枸杞为根。寇氏《衍义》又以枸杞为梗皮。皆是臆说。按陶弘景言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。西河女子服枸杞法,根、茎、叶、花、实俱采用。则《本经》所列气、主治,盖通根、苗、花、实而言,初无分别也,后世以枸杞子为滋补药,地骨皮为退热药,始分而二之。窃谓枸杞苗叶,味苦甘而气凉,根味甘淡气寒,子味甘气平,气味既殊,则功用当别,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者也。《保寿堂方》载地仙丹云:此药性平,常服能除邪热,明目轻身。春采枸杞叶,名天精草;夏采花,名长生草;秋采子,名枸杞子;冬采根,名地骨皮;并阴干,用无灰酒浸一夜,晒露四十九昼夜,待干为末,炼蜜丸,如弹子大。每早晚备用一丸,细嚼,以隔夜百沸汤下。此药采无刺味甜者,其有刺者服之无益。2.《本草经疏》:枸杞子,润而滋补,兼能退热,而专于补肾、润肺、生津、益气,为肝肾真阴不足、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。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,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。昔人多谓其能生精益气,除阴虚内热明目者,盖热退则阴生,阴生则精血自长,肝重庆堂随笔》:枸杞子,《圣济》以一味治短气,余谓其专补以血,非他药所能及也。与元参、甘草同用名坎离丹,可以交通心肾。
【摘录】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