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仁
拼音
zǎo ré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zǎo的字 拼音为rén的字 拼音为zao的字 拼音为ren的字基础解释
1.枣核内的仁,可入药。 2.中药名。酸枣仁的别名。详细解释
枣核内的仁,可入药。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一·枣》:“常服枣仁,百邪不復干也。”
中药名。酸枣仁的别名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枣仁-汉语大词典枣仁1.枣核内的仁,可入药。
●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果一·枣》:“常服枣仁,百邪不复干也。”
2.中药名。酸枣仁的别名。
酸枣仁
酸枣仁
Semen Ziziphi Spinosae
(英)Spine Date Seed
别名 山枣、酸枣子、别大枣、刺枣。
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 iziphus psinosa Hu的种子。
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1~3m,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,长2~3.5cm,宽6~12mm,先端钝,边缘有细锯齿,基出三脉。花黄绿色,常2~3朵簇生于叶腋;萼征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;子房上位,2室,埋于花盘中,柱头2裂。核果小,长圆形或近圆形,暗红色,味酸,果核两端常为钝头。花期4~5月,果期9月。
生于向阳或干燥山坡、平原、路旁。主产河北、陕西、河南、辽宁。
采制 秋季采收成熟的红软果实,除去果肉,晒干,碾破枣核,取出种子,生用或炒用。用时打碎。
性状 种子扁圆形或长圆形,长5~8mm,宽4~6mm,厚2~3mm。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,微有光泽,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纵线,种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种脐,另端有点状突起的合点,种脊位于侧边。种皮硬,剥开后可见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内方,子叶2,黄白色,富油质。味微苦。
化学成分 含酸枣仁皂甙A、B(jujuboside A,B)、白桦脂酸(betulinic acid)、白桦脂醇(betulin)、黄酮、脂肪油、蛋白质等。
性味 性平,味甘、酸。
功能主治 养心,安神,敛汗。用于神经衰弱、失眠、多梦、盗汗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接龙
组词
近义词
zǎo rén
1、[枣核]zǎo hé
1.枣子的核。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王真》:“孟节 能含枣核不食,可至五年十年。”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渐江水》:“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 质,质 含之便不復饥。” 2.枣核笔的省称。宋 黄庭坚《林为之送笔戏赠》诗:“外貌虽铣泽,毫心或麄糲。功将希栗尾,拙乃成枣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