枉尺直寻
拼音
wǎng chǐ zhí xú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wǎng的字 拼音为chǐ的字 拼音为zhí的字 拼音为xún的字 拼音为wang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xun的字基础解释
枉:弯曲;直:伸直;寻:古量名,八尺。屈折的只有一尺,伸直的却有一寻。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,以求得较大的好处。详细解释
- 【解释】:枉:弯曲;直:伸直;寻:古量名,八尺。屈折的只有一尺,伸直的却有一寻。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,以求得较大的好处。
- 【出自】: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”
- 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按字解释
枉:弯曲。
尺:长度单位,十寸为一尺。
直:伸。
寻:古代长度单位,八尺为一寻。
词典解释
枉尺直寻-中華語文大辭典同:枉尺直尋
枉尺直寻-中华成语大词典枉尺直寻
【拼音】:wǎng chǐ zhí xún
解释
枉:弯曲;直:伸直;寻:古量名,八尺。屈折的只有一尺,伸直的却有一寻。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,以求得较大的好处。
出处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”
示例
然区区之事,于此犹不能忘言,更祝深以门户道学之传为念。幸甚,幸甚,~,素未尝以此奉疑也。 ★宋·朱熹《答吕子约》
近义词
以小求大
反义词
因小失大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指求得较大的好处
出处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枉尺而直寻,宜若可为也。”引证
汉-张衡--《应间》:枉尺直寻,议者讥之;盈欲亏志,孰云非羞?
唐-权德舆--《论度支疏》:思有以效,强所不通,则有枉尺直寻之心,多方自固之计。
明末清初-李渔--《答周子》:弟虽贫甚贱甚,然枉尺直寻之事,断不敢为。
近现代-沈砺--《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既与斯世龃龉,更不甘为枉尺直寻之辈,则夫此时之日月,至无聊,至难遣也。
近代-梁启超--《新民说·论自尊》:牺牲名誉,而以枉尺直寻为手段者,其去豪杰远矣。
东晋-戴逵--《放达为非道论》:固当先辩其趣舍之极,求其用心之本,识其枉尺直寻之旨,采其被褐怀玉之由。
宋-朱熹--《答吕子约》:然区区之事,于此犹不能忘言,更祝深以门户道学之传为念。幸甚,幸甚,枉尺直寻,素未尝以此奉疑也。
故事
汉-张衡--《应间》:枉尺直寻,议者讥之;盈欲亏志,孰云非羞?
唐-权德舆--《论度支疏》:思有以效,强所不通,则有枉尺直寻之心,多方自固之计。
明末清初-李渔--《答周子》:弟虽贫甚贱甚,然枉尺直寻之事,断不敢为。
近现代-沈砺--《变雅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既与斯世龃龉,更不甘为枉尺直寻之辈,则夫此时之日月,至无聊,至难遣也。
近代-梁启超--《新民说·论自尊》:牺牲名誉,而以枉尺直寻为手段者,其去豪杰远矣。
东晋-戴逵--《放达为非道论》:固当先辩其趣舍之极,求其用心之本,识其枉尺直寻之旨,采其被褐怀玉之由。
宋-朱熹--《答吕子约》:然区区之事,于此犹不能忘言,更祝深以门户道学之传为念。幸甚,幸甚,枉尺直寻,素未尝以此奉疑也。
造句
接龙
寻衅闹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
近义词
反义词
wǎng chǐ zhí xún
1、[因小失大]yīn xiǎo shī dà
为了小的利益,造成大的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