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手无计
拼音
shù shǒu wú jì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shù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wú的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shu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
遇到问题,就象手被捆住一样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同“束手无策”。详细解释
- 【解释】:遇到问题,就象手被捆住一样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同“束手无策”。
按字解释
束:捆绑。
手:人体上肢腕以下持物的部分。
无:没有,跟“有”相对。
计:计策;谋略。
词典解释
束手无计-中华成语大词典束手无计
【拼音】:shù shǒu wú jì
解释
遇到问题,就象手被捆住一样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同“束手无策”。
出处
清·傅维鳞《明书·名臣传·申时行》:“即有缓急,外廷不得闻,宿卫不入,吾辈大臣束手无计。”
示例
登楼共视,则葛端系櫺上;欲解援之,则葛细不堪用力。遍索道人已杳矣。~,奏之鲁王。 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巩仙》
近义词
束手无策、束手无术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束手无计同“束手无策”。
●清傅维鳞《明书·名臣传十八·申时行》:“即有缓急,外廷不得闻,宿卫不入,吾辈大臣束手无计。”
●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巩仙》:“登楼共视,则葛端系棂上;欲解援之,则葛细不堪用力。遍索道人已杳矣。束手无计,奏之鲁王。”
出处
引证
清-蒲松龄--《聊斋志异·巩仙》:登楼共视,则葛端系櫺上;欲解援之,则葛细不堪用力。遍索道人已杳矣。束手无计,奏之鲁王。
明-冯梦龙--:后胜束手无计,只得劝王建迎降。
清-蒲松龄--《聊斋志异·巩仙》:遍索道人,已杳矣。束手无计,奏之鲁王。
明-冯梦龙--《东周列国志》:后胜束手无计,只得劝王建迎降。
清-钱德苍--:孩儿非为别事,只为近日边报到来,道金兵人寇,攻破汴京,二圣被掳,朝臣束手无计。
故事
清-蒲松龄--《聊斋志异·巩仙》:登楼共视,则葛端系櫺上;欲解援之,则葛细不堪用力。遍索道人已杳矣。束手无计,奏之鲁王。
明-冯梦龙--:后胜束手无计,只得劝王建迎降。
清-蒲松龄--《聊斋志异·巩仙》:遍索道人,已杳矣。束手无计,奏之鲁王。
明-冯梦龙--《东周列国志》:后胜束手无计,只得劝王建迎降。
清-钱德苍--:孩儿非为别事,只为近日边报到来,道金兵人寇,攻破汴京,二圣被掳,朝臣束手无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