杓子
拼音
sháo zǐ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sháo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shao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
1.方言。粗蠢的人。清 郝懿行《证俗文》卷十七:“杭州 谓麤蠢人曰杓子。” 2.舀东西的器具。舀物部分大体作半球形,有柄。北魏 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饼法》:“大鐺中煮汤,以小杓子挹粉,著铜鉢内。”唐 李梦符《渔父引》之二:“椰榆杓子木瘤杯,烂煮鱸鱼满案堆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九回:“其餘切菜刀、劈柴刀、杓子……总而言之,是铜铁东西,是局里人用的,没有一件不是私货。”详细解释
方言。粗蠢的人。
清 郝懿行 《证俗文》卷十七:“ 杭州 谓麤蠢人曰杓子。”
舀东西的器具。舀物部分大体作半球形,有柄。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饼法》:“大鐺中煮汤,以小杓子挹粉,著铜鉢内。” 唐 李梦符 《渔父引》之二:“椰榆杓子木瘤杯,烂煮鱸鱼满案堆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九回:“其餘切菜刀、劈柴刀、杓子……总而言之,是铜铁东西,是局里人用的,没有一件不是私货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杓子-汉语大词典杓子(I)方言。粗蠢的人。
●清郝懿行《证俗文》卷十七:“杭州谓粗蠢人曰杓子。”
杓子(II)舀东西的器具。舀物部分大体作半球形,有柄。
●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饼法》:“大铛中煮汤,以小杓子挹粉,着铜钵内。”
●唐李梦符《渔父引》之二:“椰榆杓子木瘤杯,烂煮鲈鱼满案堆。”
●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九回:“其余切菜刀、劈柴刀、杓子……总而言之,是铜铁东西,是局里人用的,没有一件不是私货。”
马杓子见“马勺子”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sháo zǐ
1、墙壁装饰一顶圆草帽、一个大画框,和几个小的竹制漏杓和杓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