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速
拼音
jī sù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sù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su的字基础解释
1.机敏。 2.指机密紧急的事。详细解释
机敏。
《南史·恩倖传·戴法兴》:“ 尚之 甚聪敏,时百姓欲为 孝武 立寺,疑其名。 尚之 应声曰:‘宜名 天保 。《诗》云:《天保》,下报上也。’时服其机速。”《魏书·尒朱荣传》:“擢其渠帅,量力授用,新附者咸安。时人服其机速。”
指机密紧急的事。
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:“未几而三方构乱,指授兵略,皆与之参详。军书羽檄,朝夕填委,一日之中,动逾百数。或机速竞发,口授数人,文意百端,不加治点。”《宋史·理宗纪二》:“丁巳,詔以 余玠 为 四川 宣諭使,事干机速,许同制臣共议措置,先行后奏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机速-汉语大词典机速1.机敏。
●《南史·恩幸传·戴法兴》:“尚之甚聪敏,时百姓欲为孝武立寺,疑其名。尚之应声曰:‘宜名天保。《诗》云:《天保》,下报上也。’时服其机速。”
●《魏书·尔朱荣传》:“擢其渠帅,量力授用,新附者咸安。时人服其机速。”
2.指机密紧急的事。
●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:“未几而三方构乱,指授兵略,皆与之参详。军书羽檄,朝夕填委,一日之中,动逾百数。或机速竞发,口授数人,文意百端,不加治点。”
●《宋史·理宗纪二》:“丁巳,诏以余玠为四川宣谕使,事干机速,许同制臣共议措置,先行后奏。”
机速房
宋官署名。建炎四年(1130),以宰相兼知枢密院事,罢御营使及官属,以其事归枢密院机速房,绍兴二十九年(1159)废。开禧元年(1205),韩侂胄死后复旧。咸淳九年(1273),元兵围攻襄樊,权相贾似道又置机速房于中书,专理紧急军事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