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集使
拼音
cháo jí shǐ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cháo的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shǐ的字 拼音为chao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
汉 代,各郡每年遣使进京报告郡政及财经情况,称为上计吏。后世袭 汉 制,改称朝集使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下》:“贞观 五年正月癸未,朝集使请封禪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三年》:“帝谓诸州朝集使曰:‘房恭懿 志存体国,爱养我民,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……卿等宜师范之。’”胡三省 注:“《隋志》:每元会,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,谓之朝集使。”参阅 宋 王应麟《汉志考》。详细解释
汉 代,各郡每年遣使进京报告郡政及财经情况,称为上计吏。后世袭 汉 制,改称朝集使。
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下》:“ 贞观 五年正月癸未,朝集使请封禪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三年》:“帝谓诸州朝集使曰:‘ 房恭懿 志存体国,爱养我民,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……卿等宜师范之。’” 胡三省 注:“《隋志》:每元会,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,谓之朝集使。”参阅 宋 王应麟 《汉志考》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朝集使-汉语大词典朝集使汉代,各郡每年遣使进京报告郡政及财经情况,称为上计吏。后世袭汉制,改称朝集使。
●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下》:“贞观五年正月癸未,朝集使请封禅。”
●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三年》:“帝谓诸州朝集使曰:‘房恭懿志存体国,爱养我民,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……卿等宜师范之。’”
胡三省注:“《隋志》:每元会,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,谓之朝集使。”
参阅宋王应麟《汉志考》。
【朝₂集使】漢代每年各郡派掌管財政的官吏赴京報告政情及一年收入情況,稱爲上計使者。唐因 漢制,各道每年遣使者朝集於京師,謁見皇帝宰相,稱朝集使。周禮 天官 小宰“歲終,則令羣吏致事”唐 賈公彦 疏:“漢之朝集使,謂之上計吏,謂上一年計會文書及功狀也。”舊唐書 太宗紀下 貞觀五年正月:“癸未,朝集使請封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