曳裾
拼音
yè jū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yè的字 拼音为jū的字 拼音为ye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
1.拖着衣襟。裾,衣服的大襟。晋 陶潜《劝农》诗:“矧伊众庶,曳裾拱手。”唐 王绩《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》诗:“曳裾出门迎,握手登前除。” 2.“曳裾王门”之省称。唐 杜甫《又作此奉卫王》诗:“推轂几年惟镇静,曳裾终日盛文儒。”明 蔡羽《思田园》诗:“曳裾京华尘,徒自隳四支。”参见“曳裾王门”。详细解释
拖着衣襟。裾,衣服的大襟。
晋 陶潜 《劝农》诗:“矧伊众庶,曳裾拱手。” 唐 王绩 《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》诗:“曳裾出门迎,握手登前除。”
“曳裾王门”之省称。
唐 杜甫 《又作此奉卫王》诗:“推轂几年惟镇静,曳裾终日盛文儒。” 明 蔡羽 《思田园》诗:“曳裾京华尘,徒自隳四支。”参见“ 曳裾王门 ”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曳裾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曳裾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6714
曳裾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曳裾
【出典】 《汉书》卷五十一《邹阳传》: “阳奏书谏(吴王濞)……其辞曰:‘……今臣尽智毕议,易精极虑,则无国不可奸;饰固陋之心,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?’”
【释义】 “曳裾”意为出入王侯、权贵之门,出谋献策。
【例句】 曳裾休叹,投笔空焦,题桥谩逞,击楫徒劳。(汤式套曲[南吕·一枝花] 《言志》 [梁州])用“曳裾休叹”说自己求取功名之心不能如愿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yè jū
1、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