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骨
拼音
pù gǔ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
1.暴露尸骨。指死于郊野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今我使二国暴骨,暴矣。”陆德明 释文:“暴骨,蒲木反,本或作曝。”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八:“边衅既开,三军暴骨。”明 梁辰鱼《浣纱记·被擒》:“战矣哉暴骨砂砾,降矣哉终身夷狄。” 2.指暴露的尸骨。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吴 日敝於兵,暴骨如莽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数年之间,北边虚空,野有暴骨矣。”宋 苏轼《徐州祭枯骨文》:“暴骨纍纍,见之酸辛。”详细解释
暴露尸骨。指死于郊野。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今我使二国暴骨,暴矣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暴骨,蒲木反,本或作曝。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八:“边衅既开,三军暴骨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被擒》:“战矣哉暴骨砂砾,降矣哉终身夷狄。”
指暴露的尸骨。
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 吴 日敝於兵,暴骨如莽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数年之间,北边虚空,野有暴骨矣。” 宋 苏轼 《徐州祭枯骨文》:“暴骨纍纍,见之酸辛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暴骨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暴骨ㄆㄨˋ ㄍㄨˇpù gǔ暴露屍骨,未加收埋。《戰國策.秦策四》:「首身分離,暴骨草澤。」
暴骨-辞源3【暴₂骨】暴露屍骨。指死於野外。左傳 宣十二年:“今我使二國暴骨,暴矣。”漢書 溝洫志:“如此……可以省隄防備塞,士卒轉輸,胡寇侵盜,覆軍殺將,暴骨原野之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