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躁
拼音
bào zào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zào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 拼音为zao的字基础解释
遇事急躁,容易发怒:性情~。详细解释
遇事好发急,不能控制感情。
元 张光祖 《言行龟鉴》卷一:“君子所养,要令暴躁邪僻之气不设於身体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 时知县 此时心中十分恼怒,本要立即差人拿了 王冕 来责惩一番,又想恐怕 危老师 説他暴躁,且忍口气回去。” 陈登科 《风雷》第一部第五十章:“你的性情暴躁,容易激动,为何不能克服呢?”
指急躁的情绪。
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二章:“ 生宝 听了,不由人不发暴躁!原来老汉就这样给儿子传授聪明哩!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暴躁-中華語文大辭典暴躁暴躁ㄅㄠˋ ㄗㄠˋbàozào性情急躁易怒。[例]脾氣~。
暴躁-汉语同近反辨[同义] 急躁
[近义] 烦躁
[反义] 温和 稳重
-[暴躁] 遇事好发急,不能控制感情。例:~的人遇事更应冷静,要克制自己的感情。
-[急躁] 遇事着急不冷静。例:办这件事我们要从长计议,切不可一行事。
-[烦躁] 烦闷急躁。例;近来家里出了点事,妈妈显得很~。
-[温和] 性情、态度不粗暴,使人感到亲切。例:女孩的性格多数很~。
-[稳重] 沉着,庄重。例:妈妈一向很~,处理问题很有分寸。
[说明] “暴躁”,“急躁”和“烦躁”都有“性急,不冷静”之意。“暴躁”形容人的性情爱急易怒,不善自制;“急躁”指性情偏激暴躁,多指比较一贯的个性、脾气;“烦躁”指人的心绪不安和厌烦,多指~时的、短暂的情绪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bào zào
1、这匹烈马性格暴躁,没有人能驯服。
2、暴躁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有不安全感,或者是自己没有开放的心态。
3、有时候我很温和,有时候我很暴躁。
4、我们体育老师性情暴躁,动不动就训人。
5、她的脾气非常暴躁,经常摔东西。
6、小东的爸爸脾气暴躁,动不动就会骂人。
7、要勇敢而不暴躁,要彬彬有礼而不要低声下气,要坚强而不要顽固,要谦逊而不要做作。
8、爱心是一缕吹拂在炎夏的清风,使暴躁闷热的人感到生命的愉悦。
9、这个人脾气暴躁,常常是言语未落便大打出手。
10、花和尚鲁智深性情暴躁,遇到不平之事,不由分说,举拳便打。
11、公司的主管专制暴躁,常使部属有动辄得咎的感觉。
12、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不顺心的事都要切忌暴躁。
13、忍耐许久,他那暴躁的脾气终于发作了起来。
14、父亲的脾气异常暴躁。
15、他脾气暴躁,经常顶撞爸爸。
16、以前年輕只怕夏天使自己脾氣暴躁,不怕冬天冷出一堆毛病。
17、暴躁的动物会把犬牙碰断。
18、暴躁的人的智慧在明天。
19、这也使得他闷闷不乐,脾气暴躁,长此以往,就和朋友们疏远了。
20、易于抱怨或发牢骚的,脾气坏的,暴躁的。
21、我那个脾气暴躁的好友就要来了,大家准备接驾。
接龙
组词
近义词
bào zào
1、[急躁]jí zào
1.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:性情~。一听说事情弄糟了,他就~起来了。 2.想马上达到目的,不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:~冒进。别~,大家商量好再动手。
2、[焦急]jiāo jí
着急:~万分。心里~。
3、[粗暴]cū bào
鲁莽;暴躁:性情~。态度~。
4、[躁急]zào jí
急躁。
5、[躁怒]zào nù
烦躁愤怒。
6、[暴列]bào liè
暴露。
7、[焦躁]jiāo zào
着急而烦躁:~不安。心里~。
8、[烦躁]fán zào
烦闷急躁:~不安。
9、[狂躁]kuáng zào
非常焦躁,不沉着:多次的挫折,使他变得越来越~。
10、[浮躁]fú zào
轻浮急躁:性情~。
11、[暴烈]bào liè
1.暴躁刚烈:性情~。 2.凶暴猛烈:~的行动。
反义词
bào zào
1、[文静]wén jìng
(性格、举止等)文雅安静:她是个~的姑娘。
2、[稳重]wěn zhòng
(言语、举动)沉着而有分寸;不轻浮:为人~。态度~。
3、[忍耐]rěn nài
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。也指在困苦的情况下强为坚持。
4、[亲切]qīn qiè
1.亲近;亲密:他想起延安,像想起家乡一样~。 2.形容热情而关心:老师的~教导。
5、[温顺]wēn shùn
温和顺从:态度~。
6、[温和]wēn hé
6、[温和]wēn huo
1.不冷不热。2.不严厉,不粗暴,使人感到亲切。
不冷不热。
7、[冷静]lěng jìng
1.人少而寂静:夜深了,街上很~。 2.沉着,不感情用事:在危急的情况下要保持~的头脑。
8、[温柔]wēn róu
温和柔顺(多形容女性):性格~。~的少女。
9、[柔顺]róu shùn
温柔和顺:性情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