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耳
拼音
nuǎn ěr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nuǎn的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nuan的字 拼音为er的字基础解释
1.耳套。寒冷时戴在耳朵上以保暖。 2.煖耳:耳套。详细解释
耳套。寒冷时戴在耳朵上以保暖。
明 杨慎 《升庵诗话·耳衣》:“ 唐 人边塞曲:‘金装腰带重,锦缝耳衣寒。’耳衣,今之暖耳也。”
煖耳:耳套。
唐 人称耳衣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内阁三·貂帽腰舆》:“京师冬月,例用貂皮煖耳……大臣自六卿至科道,每朝退见阁,必乎摘煖耳藏之。”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暖耳-辞源3【暖耳】耳套。唐人稱耳衣,明人稱暖耳。明 楊慎 丹鉛總錄二十 詩話:“唐人邊塞曲:‘金裝腰帶重,錦縫耳衣寒。’耳衣,今之暖耳也。”
暖耳 -中国文化史辞典古人於隆冬嚴寒之際護耳防凍的耳套。曾為統治階級所專用。如明代百官入朝就戴暖耳以禦寒。暖耳一般用狐皮制作,有的僅把雙耳遮住,如後世的“耳套”;也有把紗帽全部籠上的,猶如“風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