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惠闻蛙
拼音
jìn huì wén wā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jìn的字 拼音为huì的字 拼音为wén的字 拼音为wā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hui的字 拼音为wen的字 拼音为wa的字基础解释
比喻愚昧寡闻。详细解释
- 【解释】:比喻愚昧寡闻。
- 【出自】:语出《晋书·惠帝记》:晋惠帝昏庸愚昧,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,谓左右,曰:“此鸣者为官乎?私乎?”及天下大荒乱,百姓饿死,曰:“何不食肉糜?”
- 【示例】: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,堪笑他问公私~。
◎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一折。
按字解释
晋惠:晋惠帝。
闻:听见。
蛙:两栖动物,无尾,后肢长,前肢短,趾有蹼,善于跳跃和游泳。捕食昆虫,对农业有益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青蛙等。
词典解释
晋惠闻蛙-中华成语大词典晋惠闻蛙
【拼音】:jìn huì wén wā
解释
比喻愚昧寡闻。
出处
语出《晋书·惠帝记》:晋惠帝昏庸愚昧,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,谓左右,曰:“此鸣者为官乎?私乎?”及天下大荒乱,百姓饿死,曰:“何不食肉糜?”
示例
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,堪笑他问公私~。 ★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一折。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愚昧
成语故事
晋朝时期,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,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:“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。”后来天下大乱,很多百姓饿死,百官上朝时把情况报告给他,惠帝竟然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?百官哭笑不得
晋惠闻蛙
【出典】 《晋书》卷四《惠帝纪》: “帝又尝在华林园,闻虾蟆声,谓左右曰: ‘此鸣者为官乎,私乎?’或对曰: ‘在官地为官,为私地为私。’及天下荒乱,百姓饿死,帝曰‘何不食肉糜?’其蒙蔽皆此类也。”
【释义】 晋朝惠帝智能低下,当太子时,其父皇也曾怀疑他不能理国事,而为太子妃贾氏及其左右人向皇上蒙蔽了他的低能。他曾听见蛙叫,问左右,蛙为官还是为私。此外百姓灾年没饭吃,他却说何不吃肉,也是一则著名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,堪笑他问公私晋惠闻蛙。(王子一杂剧《刘晨阮肇误入桃源》第一折〔混江龙〕)刘晨唱词,言隐居生活中只将前代兴亡作谈助。
出处
语出《晋书·惠帝记》:晋惠帝昏庸愚昧,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,谓左右,曰:“此鸣者为官乎?私乎?”及天下大荒乱,百姓饿死,曰:“何不食肉糜?”引证
元-王子一-第一折-《误入桃源》: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,堪笑他问公私晋惠闻蛙。
故事
元-王子一-第一折-《误入桃源》: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,堪笑他问公私晋惠闻蛙。
造句
jìn huì wén wā
1、羡杀那知祸福塞翁失马,堪笑他问公私晋惠闻蛙。 ◎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一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