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文馆
拼音
zhāo wén guǎn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zhāo的字 拼音为wén的字 拼音为guǎn的字 拼音为zhao的字 拼音为wen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
官署名。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,九年改为弘文馆。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(李弘)讳改为昭文馆。置学士,掌详正图籍,参议朝廷制度礼仪,教授生徒。武后 垂拱 后,以宰相兼领馆务,号馆主;给事中一人判馆事。宋 承 唐 制,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,监修国史。学士、直学士不常置,直馆以京朝官充任,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。参阅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、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、宋 程俱《麟台故事·官联》。详细解释
官署名。
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,九年改为弘文馆。 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 ( 李弘 )讳改为昭文馆。置学士,掌详正图籍,参议朝廷制度礼仪,教授生徒。 武后 垂拱 后,以宰相兼领馆务,号馆主;给事中一人判馆事。 宋 承 唐 制,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,监修国史。学士、直学士不常置,直馆以京朝官充任,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。参阅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、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、 宋 程俱 《麟台故事·官联》。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昭文馆-中国历代职官辞典昭文馆
官署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)置修文馆于门下省,九年(626)改为弘文馆,神龙元年(705)因避太子讳改称昭文馆,开元七年(719)复称弘文馆。有大学士、学士、校书郎等,掌校勘图籍,教授五品以上职事官子弟,并参议朝制礼仪。垂拱后,以宰相兼领馆务,称馆主。宋沿置,再改名昭文馆,并承唐制,以昭文馆与集贤院、史馆为三馆,分掌藏书、校书与修史。
昭文馆官署名。
唐武德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,九年改为弘文馆。
神龙元年避孝敬皇帝(李弘)讳改为昭文馆。置学士,掌详正图籍,参议朝廷制度礼仪,教授生徒。
武后垂拱后,以宰相兼领馆务,号馆主;给事中一人判馆事。
宋承唐制,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,监修国史。学士、直学士不常置,直馆以京朝官充任,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。
参阅《新唐书·百官志二》、《宋史·职官志一》、宋程俱《麟台故事·官联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