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并日月
拼音
míng bìng rì yuè笔顺
同音字
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bìng的字 拼音为rì的字 拼音为yuè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 拼音为bing的字 拼音为ri的字 拼音为yue的字基础解释
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明:明亮,光明。
并:并排;并列。
日月:太阳和月亮。
词典解释
明并日月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:明並日月
明并日月-中华成语大词典明并日月
【拼音】:míng bìng rì yuè
解释
并:齐。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。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、帝王。
出处
《礼记·经解》:“天子者,与天地参,故德配天地,兼利万物,与日月并明,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。”
示例
陛下~,无幽不烛;深谋远虑,出自胸怀。 ★晋·刘琨《对进表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称颂君王等
出处
引证
晋-刘琨--《劝进表》:陛下明并日月,无幽不烛;深谋远虑,出自胸怀。
明-陈霆--《渚山堂词话·三·吊三忠词》:(予亦有词,寄《酹江月》曰)身翊飞龙,气吞胡马,赤手扶天阙。精忠照耀,一时名并日月。
西汉-司马迁--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王幽王子遂、悼惠王子卬等,令奉其先王宗庙,为汉藩国,德配天地,明并日月。
南朝梁-沈约--《宋书·礼志三》:高祖武皇帝明并日月,光振八区,拯已溺之晋,济横流之世,拨乱宁民,应天受命,鸿徽洽于海表,威棱震乎沙外。
宋-程颐--《上仁宗皇帝书》:伏惟陛下德侔天地,明并日月,宽慈仁圣,自古无比。
明-张居正--《龙飞纪》:皇上德令天地,明并日月,序参四时。
故事
晋-刘琨--《劝进表》:陛下明并日月,无幽不烛;深谋远虑,出自胸怀。
明-陈霆--《渚山堂词话·三·吊三忠词》:(予亦有词,寄《酹江月》曰)身翊飞龙,气吞胡马,赤手扶天阙。精忠照耀,一时名并日月。
西汉-司马迁--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王幽王子遂、悼惠王子卬等,令奉其先王宗庙,为汉藩国,德配天地,明并日月。
南朝梁-沈约--《宋书·礼志三》:高祖武皇帝明并日月,光振八区,拯已溺之晋,济横流之世,拨乱宁民,应天受命,鸿徽洽于海表,威棱震乎沙外。
宋-程颐--《上仁宗皇帝书》:伏惟陛下德侔天地,明并日月,宽慈仁圣,自古无比。
明-张居正--《龙飞纪》:皇上德令天地,明并日月,序参四时。